探寻什么红色元素,了解什么中国革命,在我们这一代看来都好陌生。不知道什么是红色元素,是因为中国的红旗,革命者为此付出而流淌的鲜血?不了解革命又是一个什么过程,我们对它也只是从他人口中代代相传而泛泛得知。
在初中,历史课上就谈到了有关中国的近代史,又称为是革命史,讲的是中国如何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经新名主主义革命,胜利地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艰苦历程。在高中,有文、理科之分,部分人可能对历史的了解就不再那么清晰了。而现在,如果再让我们通过阅读书集去了解有关中国的历史,我想除非是对中国文学,史学有浓厚的兴趣,一般人都不会,也不愿去做。而我们则更偏向于通过视频、影音的渠道去了解关于中国的历史,这样也不失乏味,而且看后,人们往往有强烈的感慨,爱国的情愫油然而生。
很少我们能够再感同深受地去体会革命时期的种种艰难困苦,我们对一个景点的参观,对一个革命的节日的理解,都只是去玩玩,看看风景,知道这个节日的存在而已,大部分都被现代的商业化吸引,逛街,品尝美食,拍照可能更符合如今人们去游玩的心理,放松自己。曾经,去旅游都会有个导游带领,一是为了有目的、有方向性的参观,另一个便是对景点的介绍,对历史的讲析,不仅是文化艺术方向,还是人文革命方向。但是在认真去听导游细说的却应该了了无几,一个是他们不了解,二也无心去了解那些东西,现在的人生活得匆匆忙忙(当然不排除会有带着敬畏的心去看待历史的人)。
南昌,一个拥有革命历史的地方。在南昌,第一次去的地方就是八一广场,和所有人一样,我认为的八一广场是个购物的地方,是个闹市。现实也是如此,一条中山路已然是人山人海,沃尔玛则是购物的天堂。我眼中的八一广场并没有什么值得好看的,面积也不算太大,而且没有什么奇特的建筑。伫立着由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对于我这种没有历史感的人,这个建筑对我而言似乎并没有“非分之想”。然而它存在的历史意义又怎么能是十几个字就可以说的清的。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武装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从此诞生了一支由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崭新的人民军队。为了纪念中国革命史上这一重大事件,在当年起义的总指挥部江西大旅社旧址建立了南昌八一纪念塔,现位于南昌市中山路。在1997年,建军70周年的日子里,江泽民亲笔为纪念塔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南昌,1927年8月1日于中国江西省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后来把这一天定为建军节。八一广场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应该说每一个为革命付出心血的人都值得被缅怀,每一个拥有特殊意义的地方都应该值得纪念。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
在电影《血战钢锯岭》中,一位青年男孩投身于保卫国家的战争中,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为国家献出一份力量——不杀人,只救人。他从事医疗专业,拯救在战争中受伤的人员。
战争就如电影那般残酷,由彼观己,更应该为在中国近代史上为革命付出心血,付出生命的勇士喝彩。我们无法回到那个时代倾听他们的救亡图存征程,我们能做的只是心怀对历史的尊重,对人民英雄的真挚敬意。
小知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