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互联网浪潮汹涌来袭,我们日常出行最常接触的交通工具——汽车,也在悄无生息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如同当年iPhone横空出世,让我们发现手机原来可以这么神奇一样。互联网汽车也让我们惊呼汽车不再是冷冰冰的出行工具,而变成了知冷知热的贴心管家。
与传统汽车不同,在互联网汽车时代,更注重的是人与车的交互。并且这种人车交互,不仅仅体现在单一的语音交互层面,而是更多维度的交互。
在这种情况下,各大企业商蜂拥而至、齐聚一堂,奏响了属于人机交互设计的命运交响曲。这其中不仅包括德尔福、大陆、伟世通等供应商巨头,就连Ultrahapatics、英特尔、微软、Synaptics在内的众多科技公司也纷纷布局。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刚刚获得165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的加拿大手势识别软件技术初创公司Motion Gestures却脱颖而出。

据了解,Motion Gestures的软件通过动作、触觉和视觉的传感器来支持进阶的2D和3D手势,并可以部署在云、网关/集线器和嵌入式平台上。开发人员可以取得云SDK的免费许可,并使用智能手机快速创建和测试任何手势。
其实,不光国外厂商不遗余力的研究人机交互领域,反观国内,也有一些企业早早入局并取得很多成绩,这就不得不提起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早在2010年开始,就自主研发操作系统。2014年开始,为汽车专门打造专属的智能操作系统。
日前,在第二届中国汽车智能座舱论坛上,阿里AliOS总经理王矛就表示:“人与车的交互不应是单一的模式,他提出“让车像人一样与你交流”,在适当的时候选择适当的方式。”
据悉,目前,AliOS拥有多种交互的能力,包括多屏互动、手势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等。

举个例子,你现在想去看电影,只需要你看着那幢楼说:“我想去前面那幢楼看电影”,AliOS导航就立即准确定位到那幢楼,并帮你预定好《超人总动员2》合适场次、座位,甚至帮你找好停车位,预定好周边餐厅。

值得一提是,不久前,AliOS还对外宣布了人脸识别技术,可以针对不同的驾驶者进行差异化的智能化场景服务。AliOS通过车内摄像头对驾驶员进行面部识别,从而提供播放个人歌单、常用路径、座椅及后视镜角度自适应等个性化服务。

不得不说,对于互联网汽车而言,人机交互必将成为新的制高点,看到国内有AliOS领跑行业,确实感到欣慰,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技术的未来。同时也希望,中国能有更多企业在人机交互领域多投入资金和精力,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在国际上大放异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