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达万年寺前,还要经过一个叫“白龙寺”的地方(当时,我没有印象)。
白龙寺里供奉的峨眉山最大的药师佛,是白娘子。白龙洞亦称白龙寺,明嘉靖年间别传禅师创建,1909年重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毁于火,1953年维修,1980年修复。内供“西方三圣”、韦驮、释迦牟尼玉佛像。这尊玉佛高1.8米,系傅作义将军之妹傅凤英1991年所赠。
(来自海外旅行)
不过,白龙寺一带,森林茂密,挺拔参天,的确让人惊叹不已。
这里海拔950米,周围是以桢楠等樟科植物为优势的常绿阔叶林,仅乔木就有20种以上,是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典型的中亚热带原始的常绿阔叶林。白龙洞外这一片林子叫“古德林”。是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别传禅师率领众徒所种,有松、柏、杉、楠。种树时口念《法华经》,一字一礼拜,按字计株,共植树69,777株。数十年功夫绿树成林,浓荫蔽日,细雨不透。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取名“古德林”。历代遭受破坏,尚存的10余棵古楠,高达二、三十米。树龄已在400年以上,为后人留下了一片清凉世界。
(来自海外旅行)
【相关链接】

圣寿万年寺终于到了。
有“第一山”石碑立于万年寺山门右侧,长8尺,宽4尺,碑上镌刻着北宋书法家米芾书写的“第一山”,字体如游龙舞凤、遒劲古朴,超逸若神。

一只大白象上驮着莲花,莲花上坐着万年寺大佛。周围遍植牡丹,甚至还有一人多高的牡丹树,粉红色的花朵竟有小孩子脸那么大;还有满树枝的栀子花,香气益人。
圣寿万年寺呈方座圆顶,中顶及四角有佛塔,两羊两象立于方角里侧,穹顶门窗,红黄色搭配,庄严肃穆。

万年寺,四川峨嵋山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之一,相传为汉代采药老人蒲公礼佛处;东晋隆安五年(401)创建时名普贤寺;唐乾符三年(876)慧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称白水普贤寺。
万年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时,神宗赐额“圣寿万年寺”,沿称至今;万年寺为峨嵋山八大寺庙之一,全国重点寺院之一,有无梁砖殿、巍峨宝殿、白水池等景点。
万年寺位于海拔1020米的狮子岭下,始建于东晋,唐时慧通禅师驻白水秋风锡在此,相传峨眉山五行属火寺庙屡建屡毁,于是改名白水寺。寺庙建在群山之中突起的一座山峰上,诸峰相映,苍翠环照,一年四季,景色宜人,特别是到了秋高气爽之时,峨眉山下夏暑尚存,金顶三峰已初飘白雪,而位于中山地区的万年古刹,正处在一年中的黄金季节。林中色彩斑斓,红叶如醉,寺内的白水池碧波荡漾,蛙声如琴,丹桂飘香,令人怡然神爽,因而称之为“白水秋风”。“白水秋风”自然佳景,被清代文人谭钟岳誉为古“峨眉十景”之一。
(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相关链接】

打听了一下,从万年寺到洗象池有30里路,此时已经五点左右,如果赶不到,也可以在途中庙宇客栈歇息。于是,抖擞向前,继续赶路。我选择的是右行道,从息心所、长老坪、初殿至华严顶,一路向上,然后下行到九岭岗,再向上至洗象池。
【相关链接】
2000年,我们是从左侧上山,经一线天、洪椿坪、九十九倒拐、茶棚子至九老洞,然后再绕行上至洗象池。


途遇往下走的,且走得气喘吁吁拄着拐杖的五六十岁的人,我帮助了他们(帮助了什么,没有记下,反正是做了好事)。 忽见斜坡上有一石头,像一个头(人头还是动物头,亦没有祥记),引起我的欢喜。我喜欢用形象思维看世界,喜欢画画。
从万年寺到洗象池,没想到路是那样的难走,根本没有规整的上山石梯,多是高高低低不规则的石条垒就,攀登起来很是困难,走不了多远就得坐下休息,腿都走瘸了,很痛;更没有想到的——也是最令人担忧的——这路程之间,根本就没有卖吃的和住宿的,见到的庙宇,只是废弃的断垣残壁!
当肚子咕咕叫,才想起了丁丽姐的嘱咐是多么好啊(在前文“浪漫的姐弟情” 中,那位姐姐我叫她“丁丽姐”,她曾提醒上峨眉山要注意的事情,而我,没在意……)。于是,在我遇到了人生最快乐的事儿之后,也遇到了人间最倒霉的事儿。天快要黑了,我在这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艰难的道路上行进着,饿得没法只好吃着婆婆给的广柑汁和糖果,大腿根疼得每走一步都得拄着拐杖。
暮色中,仿佛——我几乎肯定——整座大山只有我独自一人这个样子地狼狈。云层压下来了,渐渐的远近的山峰,依次隐没在了虚无之中,我仍然迈着艰苦的步子,内心抱着希望与信心:我每一次都未被困难所压倒!可是这一次,是多么难言的痛苦啊,天黑下来了,我每走一步都喘着气,腿打着颤,不断地需要休息,坐在或躺在不管是干的还是湿的石块上,头发晕,眼发花,绝望的对着漆黑的老天暗自求救。跌跌撞撞行进中,心里“咯噔”一下:该不会碰到野兽吧?!又想:这里除了猴子,都是些小动物呢。在一块大石头上,我又困又累,差一点就睡过去了,惊醒过来,想到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真的睡下去小命不玩也得大病。不过,在我实在难忍的时候,确实想在野外过夜。可心里总是怀着希望,决不甘心,胜利一定属于我!似乎在潜意识里,那个时候,一定是样板戏《沙家浜》里郭建光鼓励战友的一句台词在支撑:“胜利往往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没有食物,筋疲力尽,甚至于站立不稳,一下卧倒,真是我一生中少有的痛苦。见有月光的时候,才勉强得到些微安慰,对着苍天呼叫:“月儿啊,救救我吧!”
攀登上一个弯道,猛然间,我抬眼望上面树林不再是密不透风,而出现了空虚的缺口,便断定没有上坡路了,咬着牙也要上去,终于我发现了灯光!它像迷途中的无限希望,高兴得我一下子坐在石坎上。喘息定神片刻,起身拖着沉重的两腿来到洗象池门前,再次坐下镇定一会儿,随即上前摇动门环,几乎都站不稳了。从来未有人来这么晚来,已经晚间九点过了,开门的僧人十分惊讶。服务员同志大都很热情友好,我也说着抱歉的话。为了我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折腾了食堂的师傅,还被绊倒。他给我端来了半斤白米饭,二角小菜(不在饭点,只有小菜),我狼吞虎咽一扫而光。随即又洗了热水脸和脚,跟着女服务员,来到住宿处。啊,痛苦终于熬到了头,跟着而来的就是无限的舒心和欢乐!不过,话又说回来,我负气地想:以后再也不到峨眉山来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睡吧!这是我最幸福的享受了。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