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老物件的新魅力

老物件的新魅力

作者: 院长_哇呜小院 | 来源:发表于2018-05-30 21:19 被阅读210次
老物件新韵味

        开禾路彻底沦为马路市场了,谁叫“八市”的名气那么大,八市包含营平市场、开禾路及其周边的马路市场,连外地人都知道这是最厦门的地方:最古早味的糕饼,最地道的小吃,最高龄的店铺,最新鲜的鱼获和最市井的风情。

人气沙茶面

        说到最地道的小吃,我就得说一下“腌泥螺”这种东西,泥螺在闽南也叫麦螺,大概是春季收冬小麦时候大量上市的,而被叫做“麦螺”的还有一种是织纹螺,这个织纹螺会被赤潮污染而有毒,可能置人于死地,现在市场上禁止销售织纹螺,因为俗称都叫“麦螺”,泥螺就被殃及池鱼,老百姓不敢吃泥螺了,现在腌泥螺在厦门也很少见。我却挺喜欢,实在馋不住,网购了几次,产地都是江浙一带的,做法是醉泥螺,也就是先用黄酒腌,再加糖、盐、味精、蒜末,这样腌出来的泥螺肉脆味甜,不对厦门胃口。八市还有少量的厦门味腌泥螺出售,厦门味的腌泥螺不放酒和糖,纯粹盐腌,加蒜末、生姜、辣椒,口感滑爽而口味咸鲜,用来下粥,三五粒就哧溜下去一碗地瓜粥,极其爽快,摄入的总盐量也不多,对健康其实无碍。

        在开禾路有一座教堂——基督教竹树堂。基督教是比较早进入厦门传教的,与佛教的世俗化相比,基督教似乎更倾向于教人如何做一个绅士淑女。而基督教其实也是西方国家的一种文化输出,目的是让目标国接受西方文化,进而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

 

开禾路市场里的教堂

    开禾路的一端是厦禾路,另一端则是开元路,二十多年前和厦门特区工人报社的朋友们常常光顾的海鲜小排档“开元141”,竟然屹立不倒,甚至还在另一条横巷——“大元路”上开了一家规模大得多的分店,厦门著名的小吃老店——“好清香小吃总店”原先也在大元路,原址连同一部分民房现在拆掉了,改建成“厦门老剧场”,虽说是老剧场,却满满的现代感,比如,用鸡公碗拼成五瓣的梅花,钉在树立着的、长短不一、排列不规则的旧木桩上面,木桩之间还种些扶疏的花木,像个梅花桩阵;对侧墙上钉了些路名非常有趣的厦门老巷子路牌,还有许多用老物件摆出来的装饰,两边有些很小的店面,如老书店,老剧社,还有一个舞台用来表演。

厦门老剧场

      在钉满路牌的墙下,三个小男孩在玩烟盒纸叠成的三角牌游戏,这个游戏我童年时可流行了,根据盒烟的价格,对应的烟盒纸价值也不同,一个贵的烟盒纸做的三角牌,可抵三个便宜的烟盒纸做的三角牌。玩法大抵是每个人出价值相等的三角牌搂成一叠,并轻折使其有点弯曲,交给经“石头剪刀布”胜出的人,这个人沿着一个倾斜的角度,把整叠三角牌摔在地上,倒扣的三角牌归摔牌人,没倒扣的牌则可以再吹一口气,倒扣过去的牌也归吹气人,剩余没倒扣的交给下一个小盆友,直到牌全部被划分完。三个小盆友玩的非常投入,满面小幸福,不是玩罢手机游戏、满面疲惫的小盆友可比的。

玩三角牌的小盆友

      周六下午四点半,天气还非常炎热,一群老艺术家却已经在老剧场中间空地上开始表演节目了(舞台还在阳光照射下,主办人怕老人家中暑),有中国器乐合奏、西洋乐器独奏,男女生二重唱、男生四重唱、双人舞等等,节目内容非常丰富,质量也非常高,我猜这些老艺术家原本就是歌舞剧团的成员,退休下来自娱自乐,思明区政府开发老厦门文创项目时,把他们纳入进来,作为老厦门旅游文创项目的一部分。

老剧场表演的老厦门

        这个“老厦门文创旅游”项目的区域范围可能包括了东起中山路,西至厦禾路,南邻思明北路,北接鹭江道的整个片区,这可是厦门最早的发祥地。这一片区的小巷子真如迷宫一般,以前去工人报社找朋友,也经常绕晕,就只好认准一条路:从思明西路旧团结大厦边的那条小巷进去,经过“天一楼”(言下之意是“天下第一号”,在建造它的那个时代,这名字对于它的体量来说也不算夸张),右拐,有一座建在一整块大石头上、名曰“威震堂”的六角形亭子间,再过去几间房,门牌为梧桐埕11号的三层老别墅,就是九十年代厦门特区工人报社旧址。

厦门特区工人报社旧址

        那时我一高中同学在该报社任编辑,其人文采极好,又风趣幽默,有他在场总不会冷场,我常到报社找他玩,顺带认识了一大票编辑、记者和文青,常常穿过迷宫般的巷子,去“开元141”喝酒侃大山。而那栋做报社的老别墅还有点儿故事,据说曾经吊死个小媳妇,会闹鬼,空了很长时间没人住,当时工人报社刚创办不久,资金、名气都不足,也只好将就租用那座老别墅,反正共产党人是不信邪的。虽说不信邪,可真发生邪门事心里还是有些儿发毛,朋友说有一次他早晨醒来,靠床头抽烟的当儿,一阵阴风吹过来,栓着的房门就开了,挺瘆人。

        “老厦门文旅”这个项目我觉得不算成功,可能与现在住在那里的居民有些关系。毕竟原住民基本迁出去了,再住进来的人以外地来厦门做生意的贩夫走卒为主,文化层次较低,与文创旅游的核心价值并不匹配。文化这东西,我看不能总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仓廪实而不知礼节的例子也太多了,而那种只是吃着窝头就咸菜,还要先洗净手,端坐在桌前,神态平和地细嚼慢咽的精神底蕴,更不是仓廪实不实的问题,没有谁生来知礼节,一切都要靠后天的教化。

相关文章

  • 老物件的新魅力

    开禾路彻底沦为马路市场了,谁叫“八市”的名气那么大,八市包含营平市场、开禾路及其周边的马路市场,连外地人...

  • 新物件

    今天买了几个小物件,心情不错! 文先生好像最不在意宝盖头、横的写法,又或者有意为之?所有的宝盖头都一波三折的样子,...

  • 新物件

    新物件 上午得知,平板电脑到店了,让我去拿。儿子已经催过好几遍了,吃了午饭,稍微躺一下,让他一点叫我,他倒好,一点...

  • 新置物件

    儿子之前在企业里上班的时候,公司给了一些购物券,他说购物券的消费日期快到了,和我商量买点什么。因为这购物券只能在固...

  • 不算老的老物件

    一早打开简书,看简友文章写关于孩子成长的故事,我就一跃起来,想着去那台老式电脑里看看存储的照片! 电...

  • 老物件.老味道

    一个小院,一棵树,几只鸟,几声蝉鸣,斑驳的树影,嬉闹的孩童,摇着蒲扇的老人,这是夏天,但不是那是的夏天。 那时的夏...

  • 小物件 老情怀

    给叔叔的毛衣快织好的时候,就开始张罗下一步的工作——买扣子。因为叔叔右胳膊不很方便,因此织开衫是最佳选择。织了开衫...

  • 老物件儿-茶缸

    老物件儿-茶缸 20210713 老物件儿,多老算老呢,解读的视角不同,会有不同的答案。无论如何,老物件儿是一个与...

  • 老物件,新情怀

    每个人家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几样年代久远的老物件。无论过去多长时间,总是舍不得更换,多少次的断舍离,总是不忍心舍弃。...

  • 989:添置新物件

    新城区的出租屋里住了一年了,东西越来越多,不再似刚刚搬来时的简洁明了。 我房间里有一个大飘窗,摆满了各种小物件,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物件的新魅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ot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