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只讲为政,不谈政治,孔子所提的为政是教化。这一节开始进入到《为政》篇,是讲学问的外用。
孔子提出来为政最重要的是“德”,春秋战国时期“道德”两个字很少连起来用,道是道,德是德,到唐宋时候才把这两个字连起来。
整个天体那许多星星,都是以北极星作为中枢,众星拱卫着它,每到晚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前方,一定有两颗最亮的星,名招摇二星,它的光最为闪烁,很容易看见。春天北斗星一定指着东方的寅宫。过去做大将的,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通,才能带兵。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内心有道,表现在外的行为就无懈可击。譬如北辰,有中心的思想,中心的作风,以道德的感化,你在那里本身不要动,只要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像满天无数的星座,都会跟着你的方向动。
申引到我们现在的管理上,管理者要管,但管的一定不是小细节,而是指引大方向。像北斗星一样稳稳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那么下级的执行者自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果一个高层领导的管理落在了“窗户谁关”“地没有扫干净”等等小细节上,那么基层员工会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觉得什么事情都要征求上级领导的指示才敢办事,那整个公司的运转都会低效。
关于这一点自己有切身体会,在工作中自己是非常注重细节的人,所以很多事情都想着最好自己要从头到尾把控一下才不至于出错,非常重视工作的结果,也比较害怕犯错,不希望这个坏的结果给自己和团队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有时候就会事无巨细。关于这一点一个企业家朋友曾经和我分享了他的心得体会:十几年前他还在一线做项目经理的时候,总喜欢事无巨细,一杆子插到底,而且信奉“现场有神明”,必须到现场亲力亲为。后来不做项目经理了,还是喜欢到项目上去指手画脚,觉得那些项目经理做的都不够好!后来实在没时间去一线了,发现项目照样做得很好。他才意识到他总是以他的标准去要求事情的完美程度了。但换一个角度来看,他的标准是他认为的完美,而事实上有可能并非真正的完美。
所以管理者只要像北斗星一样稳稳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给大家指明方向就好。由此我又联想到最近樊登在讲的《陪孩子终身成长》这本书,说父母亲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的,孩子究竟是一个机械体还是一个生命体,这是完全不同的出发点。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学问,叫简单的科学,每一个事物可以分成很多步骤,部分,各个步骤和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清晰,可追溯。造汽车,火箭都是简单科学体系。还有一种学问,叫复杂的科学,是混沌的,因果关系不明确,不能切成一部分,比如说天气、市场经济、一个人的成长,生命。由此引发出简单体系和复杂体系。
解决一个简单体系,靠的是勤奋,不断纠错,是机械体。一个社会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复杂体系,是生态,靠的是土壤、方向、氛围,慢慢长出参天大树。老子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和孔子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都是告诉我们不要瞎折腾,国家领导人,企业创始人,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让土壤变得更加健康,明确方向,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