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虚心若愚
乔布斯在30多岁时就已经开始思考,为什么人们到了他现在的年龄或者更老一点就已形成定式习惯或思维。他说:“人们被束缚在这些固定轨道上,就好像留声机的钢针无法脱离唱片上的音轨。”乔布斯50岁时因身患癌症已快走到生命尽头。他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讲话上谈到了加州反主流文化名人斯图尔特·布兰德,这是一位对科技有着远见卓识的智者。乔布斯以布兰德的座右铭“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结束了他的演讲。他说:“一直以来,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保持这种状态”。
二、建造数据库
我们所学习的客观事实不会待在我们的无意识里,它们不是静止、孤立的存在,也不是只有在回忆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它们能够在我们意识清醒的时候,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去参与完成各种任务。睡眠对于长期记忆的作用,就有如酒精在派对上的作用一样。当大脑的意识失去了对思考的控制,我们记忆中储备的信息就开始更加自由地相互交换,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也能建立起联系。调动大脑所有资源来思考某个特定问题一整天后,往往正是这种“下班后的社交时间”最能出现最后的突破口。
人类的记忆相对于机器来说效率很低且不可靠,但是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成为了创造力的来源。它能做出一些我们在清醒时所想不到的连接,能将那些被清醒的意识隔离开的微粒撞击到一起。它是的人类能够在无意识的大脑中创造出全新的模式,发现新的强有力的类比,最终获得最具创新的重大突破。然而现在的数字数据库还无法实现这种“意外之得”。我们将记忆外包给谷歌越多,从无意识状态里收获的美妙的意外创新就越少。
三、像“狐猬”一样觅食
狐狸躲避敌人的方法很多样,有创造力但是耗费精力,而刺猬只采用一种试验过并值得信赖的策略--蹲在蜷起来,用自己的刺来进行自我保护。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刺猬只知道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能在当下或是将来得到最好发展的思想家将是这两种动物的混合体“狐猬”。在一个竞争激烈且高度信息化的世界里,能精通一个或两个方面的知识时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无论是在深度还是细节上,你精通的程度都要高于自己的同代人。但若真正想让自己这一优势发扬光大,你还需要有能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与有不同专长的人有效地沟通协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