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印象

作者: 三才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5-19 06:36 被阅读34次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黄安,后更名为红安。

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这是我到红安见到的第一条大幅标语。

以前,关于红安,只知道出过很多将军,出过很多名人,湖北引以为豪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基本出自红安。比如,董必武,李先念。

红安,究竟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地?这样神奇?

上周,第一次到红安。行走在红安的土地上,耳闻目睹,事事铭心,目目刻骨。亲身感受了红安的山山水水,感受了红安曾今的烽火硝烟。那伟大的领袖,那英勇的将军,那悲壮的烈士,那可爱的百姓……使我一直想写写他们,可是,时常感觉拙笔难书,故以日记方式记录自己的印象而已。

网上获知:红安县,原名黄安县,是湖北省黄冈市辖县,红安县东邻麻城,西接黄陂、大悟,南连新洲,北靠河南省新县,总人口65万人。红安县亦称“第一将军县”,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走出了223位共和国将军和一大批文化名人。

去红安,首先敬拜了董必武。

董必武,出身教师家中,十八岁考取秀才。可以说出身书香门第,从小聪慧、灵气、喜读书,立誓读尽天下书。他记性神奇,在学堂外旁听背熟了《三字经》。他嗜书如命,想出种种借书的高招、怪招;病了,看书就好。他勤学好问,好争第一,年少志高成秀才。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董必武后留学日本。回国后,重创武汉中学。正是因为办学,才招收了大量红安青年接受教育,投身革命。可以说,红安的很多将军,就是以这样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

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大都是从办教育开始。比如,远古时期的孔子就不用说了。明朝思想家王阳明,也曾立院讲学。

近代的毛主席,创办了农民讲习所,吸引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后来到延安,更是大办教育,有计划地大规模地培养造就了一支能够领导全民族抗日救亡斗争的干部队伍。这些人后来成为我们党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起中流砥柱作用的关键。

当然,蒋介石创办的黄埔军校,也为他培养了大量优秀军官,只是……

红安另一个人是,李先念。去看了他的故居,听了一些他的故事。一个非常励志的人物。真正的穷人出身,一步一步成长为国家主席。今天,恐怕再也难有这样的事情出现。但是,他的精神还是可以学习学习的。

第一,学习他的志气。成大器者,胸有大志。李先念投身革命,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一时之利,而是想着拯救国家、解放人民。这样的大志,激起他们的大勇,凝聚他们的大爱,时势也为其搭建大舞台,使其大有作为,大展宏图。

今天的我们,至少要树立一个自己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围绕目标努力去追求,否则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一生大好光阴就慢慢消耗殆尽。

第二,学习他的勤奋。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勤能养心。李先念三年私塾的文化不能够支撑他成就伟业,怎么办?唯有勤奋学习,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补课,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向实践学,在实践中学。不仅要勤学习,还要善思考,辨别是非、真伪、美丑、善恶,不断强化自身修养。

可是,现在很多人,离开学校就不再学习了,以为自己读了大学就可以用这些知识来混一辈子了。这是如今教育的悲哀。真正的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终身学习。

第三,学习他的守拙。善于守拙,难得糊涂,大智若愚,这也许就是李先念“三朝元老不倒翁”的秘诀。能屈能伸,不走极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正如他讲的那样,都倒了,谁来和“四人帮”斗呢?

除了这些伟人,真正要学的是红安精神。

红安精神,红安人自己总结的是“一要三不要”,即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

专家总结的红安精神是: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

如今的普通人,学红安精神,就要学习红安精神的核心:执着坚韧,自强不息。因为,我们现在的不是战争年代,我们暂时也不需要投身革命战争。我们要的是好好生活,共同发展。

所以,弘扬红安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黄麻人民战天斗地,抛头颅,洒热血,旨在追求幸福的生活。我们追求幸福的全面小康社会,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发展,可是,在脱贫攻坚中,仍然有少数人等靠要,有手有脚,却不愿去发展。

红安精神的现实表现,是人的精气神。

给我们讲课的叶重豪,年过六旬,激情不减。课上,时而澎湃,时而激昂,有说有唱。很是让人感动。生活中,很多时候、很多人,其实缺的就是这种对工作、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李先念故居,给我们讲解的工作人员,一上午连续讲了4场,声音都有些嘶哑了,我们一再说,带我们自己看看就可以了,她仍然那么敬业的继续讲解着。也很是让人感动。

红安故事多,红安感触多,待到他日慢慢说!

相关文章

  • 红安印象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黄安,后更名为红安。 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这是我...

  • “印象红安”助力红安农村电商发展

  • 红安之旅

    第一次来到红安,而且是个这么特殊的节日,印象不错

  • 红安——梦里的牵挂

    红安——梦里的牵挂 车厢里放起悠扬的《梦里水乡》,我的心也随乐曲的摇摆走入梦里的水乡——红安!如果在外面提起红安,...

  • 买红安特产永河皮子

    我们的老家将军县红安永河镇的皮子是很有名的地方特产。所以每次回红安,我们都要去买几斤红安皮子带走。 家庭作坊,有很...

  • 如果我活在那个年代,也请给我一把枪

    天气不错,心情也不错,只是听到“红色”二字,因为无限敬仰,所以稍稍严肃。 来到红安,我印象最深的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

  • 红安赞

    2014年4月20日,为师弟新婚贺禧,到红安揽胜,为十万革命儿女二百将军故里感佩。 楚国春雨洒江天,壮士和衣夜未眠...

  • 红安之行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一整天的旅行,给我影响最深的就是这简单的十六个...

  • 红安之行

    2019年的6月16日,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一天。这天由学院组织全体入党积极分子前往红安,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 红安行

    决定去一趟红安是有两个原因。 一是刘老师的故乡在红安,每次看到她回老家发的朋友圈,山清水秀,惬意自在的享受在大自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安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hd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