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道与得到之间还差什么?

知道与得到之间还差什么?

作者: 土豆_9d6a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10:37 被阅读74次

        如何写作,如何写出读者喜欢的文章,在得到专栏中有一篇关于写作原则的文章,读了不错,分享给战友们,希望我们在007的道路上渐入佳境,努力向知行合一的状态过渡。

       无论是写微博、发朋友圈,还是写电子邮件、写总结报告,都需要很好的写作能力。想要写出优雅流畅、清晰简洁的文章,可以参考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认知科学家斯蒂芬·平克的《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这本书。平克结合现代语言学和认知科学,提供了一份有关写作风格的指南。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总结了书里提到的8个写作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节俭使用元话语。元话语指的是文章中用来标记结构的标记语言,相当于给读者“设置路标”,提醒读者该注意什么。比如下面这句话:“第一章讨论引起名字流行程度上升和下降的因素”,这就是一个路标。平克认为,如果这种标记语言太多,不容易理解和记忆。他建议,我们可以用提问来代替元话语。比如,上面那句话就可以改成:“一个名字流行或者不流行的原因是什么”。好的写作善于利用读者的期待心理,而不是让读者受困于各种路标。

       第二个原则是,放弃专家腔,更自然地对话。比如,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将注意力转向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本文将评述这一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这就是一种很无聊的写法。如果是自然的写法,可以这么改:“小孩子不用专门上课,就能获得说一门语言的能力。他们怎么做到的?”平克认为,对话比主题更重要,我们要做的是向读者解释一些重要的主题,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个主题有多难,或者背后的学术争议多复杂。要记住,我们写作是在和读者对话,别把我们的老本行当作谈话主题。我们关心的,不一定是读者关心的。

       第三个原则是,写作清晰有力,少用模糊词汇。模糊词汇指的是“显然”“几乎”“某种程度上”这样的词。虽然这些词有时候是必要的,但太乏味了。而且如果使用过度,还会带来不好的暗示,比如,当我们在新闻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据说死者躺在血泊里,背上插把刀”,我们还会信任这篇新闻吗?再比如,“非常”“十分”“特别”等词语,也会有过犹不及的效果。举个例子,我们怀疑一个人偷了我们的钱,并且得到了以下两种说法:第一,这个人是个诚实的人。第二,这个人是个特别诚实的人。听到“特别诚实”的说法时,我们会更怀疑这个人。因为对不加修饰的形容词或者名词,人们更愿意接受二元对立的理解,要么诚实,要么不诚实。而添加了修饰词,就会凸显程度的差异,“特别诚实”有多诚实呢?

       第四个原则是,不要陈词滥调。我们要用新鲜、言简意赅的词,来代替陈词滥调。读者读文章就像看戏一样,他们会沉浸其中,陈词滥调容易让人出戏。当读者听到一个又一个暗淡无味的词的时候,会关闭视觉想象,这时候他们听到的只是一个个熟悉的音节。好作家会把旧的东西重新包装,写出新意。

       第五个原则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抽象名词。滥用抽象名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性、度、力”,比如,很多书的标题都会用“某某力”,像《说服力》《沟通力》等。文笔不好的文章,我们还会经常读到“专注度”“相关度”,或者是“显著性”“科学性”等。这样的词最好能不写就不写。另一类滥用抽象名词的例子是官僚体,指的是文章里出现“问题、模式、水平、观点”这样的词。举个例子,“一个有着心理健康问题的人会变得很危险”,这句话就应该删掉“问题”这两个字,可以改成这样:“有心理疾病的人会变得很危险”。

       第六个原则是,去掉僵尸名词。“名词化”是指将动词变成名词,比如,“确认”变成“做出确认”,“决定辞职”变成“做出辞职的决定”。这是写作的大忌。动词变成名词之后,就失去了鲜活的力量,和动作发起者的关联也被削弱了。

       第七个原则是,采用互动和主动的风格。采用互动的风格,可以提高情感指数。“情感指数”说的是我们是否关心读者与受众。这里有一个不关心读者的例子:“我们高兴地宣布,本实验室的新设施将对外开放,随时准备承接各类脑科学实验。”这里的“我们”以及“本实验室的新设施将对外开放”,都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为了提高情感指数,可以改成这样:“我们将有机会使用本实验室,来做我们的脑科学实验。”另外,要尽量使用主动语态,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X会带来持续的累积性毁坏”,就可以改成:“不要使用X,它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将我们杀死。”

       第八个原则是,如果我们只是偶尔用一下被动语态,可以大胆地用。只是要记住,我们要试着吸引用户的注意力,集中到我们要突出的事物上。主动语态的作用,是引导读者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出的行动上;被动语态则让读者把注意力放在做出这些行动的人或物上。有时需要关注的正是后者。比如这个句子:“看到小王了吗?他正被一位拿着购物袋的女子扔鸡蛋。”这里的被动语态就很合理,因为它可以让人对小王产生注意力。

以上是关于如何提高写作阅读性的分享。我感觉,知道与得到之间,还需要做到,如何做,先从认知迭代开始。

       回顾近期的工作、学习与成长,的确是遇到了瓶颈,自己很痛苦。总是没有心境去学习,去输入。每天早晨五、六点钟醒了,七点二十出发去上班,晚上七八点钟回来。身体和心态总是觉得没有学习的劲头,静不下心来输入,对于007的作业,也因为没有有效的输入导致无法高质量的输出。求教:战友们关于时间的管理和心态的调整有什么好的建议?

       当下,自己对于继续单位体制内的工作,还是专心投入区块链和引力区EOS项目,一直在纠结。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从事区块链项目是我想做的事,只是现在的EOS价格还没给我能自信的保障生活的基础与信心,但是币圈一天、人间一年,技术与信息发展的太快,我还没搞清楚RAM是怎么一回事,它已经涨了几倍了。迷茫的感觉真不好受。

       说到底,还是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心境有点乱。复盘,看看自己以前的文章,为自己打打气,加油!

相关文章

  • 知道与得到之间还差什么?

    如何写作,如何写出读者喜欢的文章,在得到专栏中有一篇关于写作原则的文章,读了不错,分享给战友们,希望我们在...

  • 你与PPT高手之间,还差什么?

    学PPT应该怎么学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在我看来,学PPT需要经过几个阶段。 1.新手级 第一个阶段是什么都...

  • 明白与承认之间你还差个什么

    明明一切都明白于心的..... 一个人对你究竟是何心一个眼神便明了了,答应自己了,已经够了!谢谢这段时光,努力学会...

  • 我们和巨富之间还差什么

    前段时间看《巨富》这本书时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文《你的穷,社会不背这个锅》,从我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中列举了一些阻碍我们...

  • 爱情与得到之间

    看到这样一段话:爱情并不是以得到为目的的,如果能找到有个人值得让你为她痴狂,为她激动,为她忐忑不安,为她付...

  • 放弃与得到之间

    越是临近毕业,越是感到迷茫,很多人不知道将来或者以后要干什么?未来的生活方式是怎么的?从九月持续到现在,论文...

  • 想到与得到之间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史书很少有疯狂烧脑的权谋反转,让人看完之后感觉给跪了的那种?” 有一个回复精彩绝伦,...

  • 写作与变现之间,还差多远

    实话说,我最开始准备写作,就是抱着可以直接变现的想法。 我的文笔并不好,可是看到很多训练营、文章都写着令人心潮澎湃...

  • 【你和文字之间,到底还差什么?】

    你们可能没有办法想象,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文字觉醒训练营了。 虽然课程内容我之前听过,但依旧并没有觉得故事是熟悉的。可...

  • 想要和得到之间还差两个字-做到

    当年看《士兵突击》时,对这句话影响深刻。从农村出去的二傻子许三多靠着爱吃苦和那一身倔劲,闯出了自己的一条路。同样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道与得到之间还差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xg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