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犹未晚 振臂再扬旌
一一贺李传学老师编著的《襄江曲韵》出版
5月25日下午6时许,客居西雅图的我,收到李传学老师发来的一组微信件:《襄江曲韵》电子版、有关该书出版的报道和涂阳斌先生的《札记•仙桃曲韵草根香》,余挑灯夜读,感慨良多:
1、书名妙。襄江曲韵,一语双关,恰信手拈来,自然天成,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此书名,非大家不能为之!妙哉!
2、序文佳。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元祥教授的序文,忆先生之风,叙师生之谊,念故梓之情,言散曲之美,娓娓道来,语皆诣实,是一篇不尚虚谈、情真意挚的上佳序文。
3、晬语精。李传学老师网名"散淡人",他诗词曲赋联俱擅,近些年尤爱散曲。作为仙桃市散曲社社长,先生在组织讲座、采风、雅集之余,还创作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散曲作品和论文。《襄江曲韵》收录的53名散曲作者创作的253首散曲,均附先生的精彩点评,谓"散淡人晬语",先生思维活跃,评鉴之语,言简意深,别开生面。每条少则二三十字,多则百余字,读之,莫不击节称赞,叹其精妙。
4、书评切。涂阳斌先生的《札记•仙桃曲韵草根香》,可当书评来读。面对襄江曲韵涵泳着的沔阳风情,面对誉之全国的散曲创作"仙桃现象",阳斌先生三思三叹,称仙桃散曲(社团)"谱写了新篇章、讴歌了新生活、充满了新风尚"。展读《襄江曲韵》,当知书评切中肯綮,所言不虚。
吟诗一首,以贺李传学老师编著的《襄江曲韵》出版:
曲曲襄江韵,悠悠梓里情。
桃源歌大美,吟社颂繁荣。
文采双眸烁,风光满卷呈。
桑榆犹未晚,振臂再扬旌。
诗的末句,是说仙桃创建"中华散曲之乡"一事。大约是2018年秋,中华散曲工作委员会鉴于仙桃散曲创作"井喷"现象,拟让仙桃市申报创建"中华散曲之乡"。李老师、涂阳斌先生等多人,为此事多方奔走呼吁,惜终未如愿。当前,《襄江曲韵》出版后,受到省、市众多媒体和网络的热捧,社会各界人士也十分赞赏仙桃散曲创作的繁荣景象,仙桃申报创建"中华散曲之乡"的时机已经成熟。倘若成功申报,亦可为仙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分。如此说来,这事也让人好生期待!
2022、5、26晚草,5、31晚改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