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陪读妈妈的烦恼不止偶尔的舌辩,还有晚上娃儿该几点睡,早上该几点喊起床的纠结。
自家娃儿高一几乎是课堂睡过来的,幸好在高三“坦白从宽”:每晚多半在寝室是十八般武艺样样比式,第二天课堂周公经常找谈话。现如今回报他的何止一个“难堪”!

从高二选择租房陪读,每天晚自习回家就是回房倒锁,唯独可以从门缝透出的光线明弱知道他哪时在学习,哪时定是在“看那些书”,甚至偶尔著作自己的“宏伟篇章”。尽管在课堂上还会瞌睡,但相比高一也减了一大半,通过偶尔的辩论总有收效,门缝的亮光大半都会在11点前不再忽闪,成绩仍不堪,但态度明显改变了许多……
“终于”高三了,“终于”一词对于高三党来说含义千种,终于该有读书的样子了,终于可以不去纠结门缝亮光的微弱了,唯独没有终于快解脱的“贱贱小幸”,时间在期待下一次小考总有突破中过去,仍忍不住去偷看门缝的亮光,甚至“残忍”的认为:11点半前的门缝漆黑认定他又在“游戏”高三,而对偶尔12点还灯火通明却是另一番心疼,或许这就是亲娘的特写吧!
第二天早上卡着点喊起床,总会有偶尔的迟到,回家悻悻地告诉我:明早提前十分钟喊我,今天被罚写了1600字的检讨书。
是妈妈的失职,家长会上宁凯主任说过凡走读生迟到责任在家长,我也得写检讨。
其实我还不是昨晚又瞧了门缝,还不是想多让娃儿多睡早上的黄金十分钟。不管成绩好坏,娃儿终究是亲生的。
昨晚一点还发现他去上厕所,故意眼睛佯闭,发现他瞟了我一眼,又匆匆返房间了,今晚门缝是不必去瞅了,把握好早上的点才是技术活。
为娘一晚多梦……
早上喊了三次才起床,讨厌的习惯性冲凉,仍然需要有仪式感的早餐,但“酒足饭饱”后匆匆起门:今早不会又迟到吧!
不会的,你快跑就是……没有底气的安慰,跑去楼梯窗口的目送,娃儿一路小跑和缓缓进校的其他同学成了鲜明的对比,娃儿曾经告诉过我,那是高二的学生。我已是高三党了。


为高三党呐喊助威,顺便隔空问一声:能否不把6点40到校晨读的学生做榜样宣传,多关心孩子昨晚睡眠可好?为学校对高三孩子体育课统统赶出教室活动的举措点赞 。
休息好才是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