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秋故事|贤能的人如何得以善终是一门学问,他没能做到

春秋故事|贤能的人如何得以善终是一门学问,他没能做到

作者: 灵感帝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22:53 被阅读2次

伍子胥是楚国人,他有一个哥哥。他们的祖先曾经因为给楚庄王上书,成为了显贵。所以他们家在楚国的名声是相当的显赫。有一年楚王叫伍子胥给太子做太傅,又让费无忌做他的太子少傅,但是这个费无忌做事没有道德。既然没有道德这么简单,也就是是阿谀奉承讨好卖乖之辈。

楚王就叫费无忌去秦国帮太子说亲娶妃子。这个家伙他安的什么心?为了取悦楚王,他跑来跟楚王说,这美女太漂亮了,大王为什么不把她们娶回来做妾呢?

费无忌这一忽悠,楚王当然是动了心,于是就把这个秦国美女娶来做妾,还生了一个儿子。他又让费无忌重新去找了一个儿媳妇,把好菜都给自己挑了,剩下的才让给儿子,这个老子做得也是太不厚道了。

于是费无忌,就算是立了一个大功。深得楚王的欢心,后来直接升到楚身边做官。但是他有一个担心,就是担心太子以后掌权之后会杀掉自己,那可是夺妻之恨啊!那该怎么办?他只能在楚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以此来陷害太子,不要让他以后登位掌权!

太子的母亲是泰国的人,楚平王现在已经是很不喜欢她,人老珠黄嘛!就是因为这个,所以楚王也就开始疏远太子。让他去镇守边关。

没过多久,费无忌又在楚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了。他说:太子啊秦国美女的这件事情一直耿耿于怀,希望大王最好是做点防备,免得他到时候他反叛,咱们来个措手不及。

费无忌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其实他也是抓住了太子到了边关驻地的一些正常活动来做文章,太子对内积极的建设军队,对外和诸侯交好,这是为了保卫国家的需要,却不是说要筹备回都夺位。

楚王听了大发雷霆,召回了太傅伍子胥查问。伍子胥回答说,大王为何要听信小人的谗言,而去疏远自己的亲生骨肉呢?

费无忌说,大王,如果你现在不控制住局势,到时候她们的阴谋就得逞了,到时一定把你给活捉起来,夺取你的王位。

楚王感觉到情况不妙,听了费无忌的谗言,把伍子胥给关了起来,然后又派人去诛杀太子。

所幸所派出的大臣,还能分清是非,先派人给太子通风,让他快跑,否则性命不保。太子才跑到了宋国躲起来。

太子是跑掉了,留下伍子胥可就倒了大霉。

费无忌给楚王说,伍子胥有两个儿子,都是有能力的人。不如斩草除根,为楚国灭掉安全隐患。

楚王就告诉伍子胥,说如果能够把两个儿子照过来,我就免你一死。

伍子胥就说,我的大儿子为人仁慈,他一定会来的。二儿子性格刚烈,难以驯服,能成大事,他真的来了会被抓起来,所以说他权衡利弊一定不会来。

果然大儿子来了,小儿子跑掉了。没过多久,伍子胥和大儿子就被楚王杀掉。小儿子也在四处游走壮大力量,以图为父为兄报仇。

伍子胥是一个很贤能的人,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对付小人费无忌的这件事情上,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听任命运的安排,还搭上自己的儿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秋故事|贤能的人如何得以善终是一门学问,他没能做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yi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