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鸡汤文里面的惯常用语:自律的人有多可怕,自律让你过得更高级。多少人羡慕着别人的身材与样貌,羡慕着别人的成功与精彩,但是当了解到其背后付出的艰辛和近乎残酷的自我管理后,又迅速打起了退堂鼓,在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日子里,继续毫无意义地耗费生命。
内在动力才是实现目标的最大力量
看上去结论就是你要自律才能获得想要的生活,你必须要不断付出、延迟满足、控制欲望、反人性,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逻辑上看上去没毛病,但实际上却把一个人产生一个行为的过程,养成一个习惯想象得太简单了。
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产生,习惯的养成,包含大脑的运作、情绪控制、身体激素分泌、心理底层信念等繁杂的因素,行为只是一个冰山表面的八分之一。

人类的爬行脑管理着“避免生命遭受危险”,“食物渴望”,“求偶“,“自我欣赏”人的本能,早在两亿年前,我们还是爬行动物时就形成了,包括脑干和小脑等部分,掌管欲望和本能,喜欢及时满足。
边缘系统是大脑中的下丘脑、海马状突起和杏仁核体等部分共同产生作用,控制情绪、情感以及偏好。
新皮层掌管思维,是我们最熟悉的左右半球大脑,可以控制思维、语音、想象力等高级功能。

从心理学来说人产生行为反应的模式,由意识和潜意识决定。就像你每天在大脑里面有两个小人向你下很多指令,一个小人代表潜意识住在边缘系统和爬行脑,代表本能、情绪及人生体验的感受及一些底层信念,一个小人代表意识住在新皮层,代表思维、理智。
你以为你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决定的,你百分之80%的时间都是理性的,而事实上人一天至少有85%的事情,都是由大脑掌管本能和情绪的部分自动处理的,也是潜意识的自动选择的,事情发生时反应速度最快的就是爬行脑和边缘系统。
就以拖延症为例,周末你需要尽快完成领导布置的几项任务,你的意识和理智知道你必须努力工作,但事实上你一直在刷剧,看到deadline最终到夜里11点才开始恐慌的赶工。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工作任务比较多,蜂拥而来的待办事项拉响了脑海里的警报,时刻提醒你,还有一堆麻烦要烧掉你的眉毛,你感觉要被恐惧淹没了,不得不暂时逃离这项任务。

你的潜意识、本能(你可能在底层信念中就是一个喜欢把完不成任务的后果夸大的人)跑赢了你的理智和意识直接选择了逃避,你可能还以为是自己没做好时间管理,是你自己的意识做的决定。
因此,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或习惯,最重要的是改变内在的力量,体验、记忆以及底层信念组成的潜意识。
要改变潜意识,重要的是创造好的体验。人们想减肥运动并吃健康饮食,但通常都是努力保持了几天就继续腐败,原因是什么?是你体内的潜意识小人从未体验过运动健康饮食的好处,而是享受过躺着沙发上、吃着垃圾食品,刷着剧的体验。
人的本能就是喜欢舒服放纵。你的意识小人猛拉潜意识小人去运动,而代表你潜意识、本能的小人坚定的继续去当一个快乐的肥宅。潜意识小人就是你的内在驱动力,如果他没有好的体验是不会改变的。
就像村上村树坚持晨跑写作成为知名作家,C罗每天2000个仰卧起坐保持最好的身材和状态。他们既没有控制自己的欲望也没压抑自己的人性,也没有自律鸡汤文中描述的残酷自我管理的痛苦,而是他们从心底深处对坚持某件事有好的体验,享受这个过程,精彩的人生也就水到渠成。
2019立一个可以实现的flag
确立自己想实现的目标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个专门的价值编码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个负责快乐的大脑区域——奖赏中心(Reward center)。奖赏中心如何进行价值编码呢?主要方式就是通过释放多巴胺来增加这部分区域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因为多巴胺的增加会让我们体验到快乐的感觉,快乐则是大脑进行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

当我们看到某个我们喜欢或者渴望得到的事物的时候,奖赏中心的多巴胺水平就会上升,神经元放电频率也会随之增加。奖赏中心多巴胺分泌最多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我们得到奖赏的那时刻,而是我们预期到会获得某种奖赏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在期待奖赏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要多于我们真正得到时所感受到的快乐。
因此,选定一个自己内心深处想实现的目标才更能在追求目标时有最大的动力,但要知道了解自己的人并不多,很多人自以为想要的目标其实是其他人和社会强加给自己的,因此并不能产生足够的动力。
情绪控制
人脑和电脑一样,通过输入+归纳分析+输出的模式运转,大脑会去挑选那些自己熟悉的任务和自己关系更密切的信息来优先去输入,这就是我们说的主观性,大脑的归纳分析通常使用的都是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或底层信念。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由于从原生家庭的体验得到一个信念是,我不重要我不行,那么他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可能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恐惧,逃避、拖延等。
每一次选择都会重复就像轮回,而人这一生就是所有选择堆砌而成,因此有一句话就叫做潜意识决定命运。
那么特别在执行一个目标时,如果不能保持合理的自信,良好的情绪,很容易影响一个人的行动力。没有通过努力一步步向目标靠近,怎么可能实现目标?
因此建议每天使用情绪笔记疗法,将自己每天的负面情绪分成四格。第一个写当下自己的实际情绪,第二格用自己的分身来和自己对话用客观的态度来分析实际情况,第三格将修正后的想法写下来,第四格写下解决问题的办法。此外每天还可以记录三件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以及其中体现的自己的优点。
细化目标
制定目标smart原则非常实用。s即specific,代表具体的,m即measurable,代表可度量的。比如你定个目标,叫我今年要减肥,这类目标既不具体又不能衡量,正确的就应该是我今年要减掉10斤,每个月减掉1斤,每周去健身房2次,类似具体又可衡量的目标。a即attainable,代表可实现的。比如你本身只有110斤,却想减到70斤,那确实不现实,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越往后越难减。R即Realistic,代表现实性,指目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比如每周减一斤你可以通过称重来明确。t即time-based,代表有时限。既指你每月完成小目标的时限,也指你最终完成终极目标的时限,这个应该大家都懂。
此外。目标不仅要符合smart原则,还应该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完成阶段性目标就有及时反馈,并且定期复盘。比如今年的目标是减肥20斤,那就要把目标从年细化到每月再到每天,健身频率一周3次,每次1小时等。把要实现的目标制作成表格,每周复盘完成情况。
远离诱惑制造好体验
远离诱惑:减肥的时候朋友邀约你吃晚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赴宴。本该学习的时候想看电视剧,一集都不要打开,你不要相信你能够停下来。制造好体验:制定容易实现的计划,例如减肥每天先从20个仰卧起坐做起,当完成之后更有成就感更能继续坚持,甚至做更多的锻炼,养成运动的习惯。请个颜值高、计划制定得当、温柔体贴的私教更有健身减重成功的可能性。
总结
因此总结起来,要实现目标,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主要有三个因素,首先,了解自我,发掘自己内心深处最想做的事,最想成为的人,最想过的生活。
由此为基础制定自己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激发自己内心深处希望实现目标的动力。
其次,拥有健康的底层信念,恰如其分的自尊,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才能避免由于对自己的低价值感,低自尊而造成自己不相信自己能实现目标,以及不良情绪降低了对目标的热忱,并且影响行动力,增加目标失败的可能。
再次,合理的制定目标执行计划,强化好的体验,减少负面影响,助力目标的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