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叁丨炉 钧 釉
低温炉中烧成的钧釉,实际上是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窑一种仿宜钧的产品(宜钧,宜兴仿钧釉的产品,有天青、天蓝、芸豆、月白等品种,釉层较厚,开片细密,不甚透明,氧化气氛烧成。盛于明清),可分为素、荤两种,素者不见红点,荤者有红点。雍正时期炉钧釉泛有圈状红点,其红色并不鲜艳,红中泛紫,似刚成熟的高粱穗色,因此常称之为“高粱红”。

瓷器的釉色是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体系,我们现在看到的实物与它的釉色名字或许存在一定的认识差异,这是很正常的,每种釉色都经过了历朝历代的变化发展,而同一时期、甚至同一窑炉生产的釉色可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它的面貌决不是单一和稳定的。
笔者囿于笔力和篇幅,尽量覆盖常见的釉色种类,采用的图片是该釉色瓷器中较为典型的文物图像,希望读者能从中一窥古代瓷器千变万化、异彩纷呈的绚丽一面——它的色彩、光泽与质感均折射出我国古代出神入化的工艺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