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藜芦

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莎士比亚
“当年我第一天去单位报到的时候,我最渴望的就是您的一声鼓励的话!”
老爸的生日宴上,多喝了几杯的大弟弟对我年迈的父亲说, 他声音略带一些嘶哑,也已经是副局级的人了。
“而您却在头天晚上一个劲地警告我说:去了新单位必须好好服从领导的安排!”猛抽了一口烟后,老弟接着说:
“让我有一种丝毫不被信任的感觉, 所以年轻时才多走了那么多的弯路!”
......
老爸空降兵出身, 复原后在国税系统当了一辈子领导。 拿他自己后来反省的话来说就是“年轻时严厉有加,慈祥不够!”的那种严格型父亲。
大弟弟虽说一辈子在基层工作,但他的格调并不低。
我还记得有一年从英国带学生回国夏令营时, 大弟弟和我老妈去北京看我的一件事情。
有一天我们在街上一个地摊上买水果,我 有口无心地问了一句“你没有骗我吧?”之类的话, 大弟弟朝我狠狠地瞪了一眼说:“老人家怎么可能骗你呢?”。 他抢着把钱给付了,还坚持不要来人家找的零头。
大弟弟活生生地给我上了人生一大课: 相信和善待别人,特别是社会上因为某种原因没有自己走运的人!
自此我也就成为了买东西时从不讲价的那位了。
大弟弟自己有了儿子以后, 他对我家侄子想做的事情从来都是充满支持的, 特别是在孩子自己的职业选择上。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港湾, 该给孩子的信任我们必须给。
只不过我们得做好等他/她跌倒后将其扶起来帮他们重新上路的准备而已。
但经常被鼓励的孩子终归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因为从大概率上讲, 有了自信的他们会更努力、更成功、更阳光、从而也会更幸福的!

鼓励比批评更能让学生进步
小时候我成绩并不是很好, 记得上初中时成绩还是班上倒数呢。
和班主任女儿打了一架后为了逃离班主任给穿的小鞋,我主动要求留了一级。
于是就分到了我有篇文章里提到的小梅的班上了。
有小神童美誉的小梅竟然主动和我成了好朋友!
我备受鼓励,理科成绩飞速进步,有一次物理还考了个年级第一。
还清楚记得我那物理老师快跑出眼眶的眼珠子:“全年级第一?”!
可不是, 后来我那股子不服气劲上来后, 中考还给整了个全区第一名呢!
......

多年后站在讲台前的我, 时刻提醒着自己的是要多给学生鼓励, 特别是那些把数学当成天敌的学生。
我自始信奉一句话:“没有不会学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教书育人的本份首先得体现在正向引导和心理建设上。
一个告诉学生“再考不好、就得去扫大街”的老师或许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还问题不大,因为那时大家的视野都不够开阔,学生和家长都把老师的话都当真理来看呢!
但如果现在的老师还是用这种口吻,或者是“你将来会比老师有钱了才叫做成功” 之类的激将法的话,能教出德才兼备和大格调的学生才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我想对教育界的同仁说: 你班上那些所谓的调皮捣蛋的“差学生”或许离“变好”所需要的就是您在适当场合的一句恰到好处的鼓励的话!

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自己
大家或许都听说过“半杯子水”的辩证思维: 悲观和不自信的人会说这杯子还有半杯子是空的呢, 但乐观主义者的看法却是, 杯子里已经满了一半了!
生活中充满的是我们只知道一半的故事: 成功的CEO家里也许有一个患有绝症的孩子; 拥有魔鬼身材的美女说不定很担心自己的学历不高和普通话不标准;酷酷的中年大叔正在感觉体力不支或者吃醋年轻女友身边的肌肉男? 婚后留在家里照顾一家老小的宝妈晚上因为担心事业日益成功的老公会对自己失去兴趣而夜不成眠?
........
因此我们不要单凭书面去推断一本书的内容。
生而为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struggles, 多几份理解,少一点“仇富”和“见不得邻居”好的心理就是在尊重别人和庄严自己。
与人为善, 多给人以鼓励, 哪怕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的各种善良是有轮回和多米洛效应的, 说不定哪一天我们最最需要的,也仅仅是别人的一句鼓励的话而已!

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和鼓励别人
来简书已经有几个月了, 隔着屏幕, 我能感觉得到这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平台。
我每天都能在不同创造者的文字里吸收语言的精华和营养。
在不知不觉中, 简书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昨天我拜读一位简书创作者的文章时竟然读到了自己的笔名!
这位比我在写作上更有成就的优秀作者竟能如此不遗余力地去鼓励一个写作新人, 让我着实感动!
谢谢您的支持, 阿明不语君!
还有您们, 那些每天早上第一/二/三...个花时间读我拙文和点赞的酷少年, 美女作者们!
在红尘中能静下心来与文为伴的诸君都是我写作路上学习的榜样。
闻君一句话,胜读十年书, 诚请多多指教!

23/5/2020
冬日藜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