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忙,家里的宝宝需要人照顾,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自己的父母,有时候还会吃力不讨好,那么,老人家不帮忙带孩子真的错了吗?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因为时代和观念不同,带孩子的方式也就不同,生活习惯不一致导致相处的方式也出现了很多麻烦,容易激化婆媳矛盾,所以许多老人表示并不愿意帮忙再带孩子了。
江苏有个刘阿姨,打拼半辈,儿子成家立业了,自己想享几年清福,不想带孙子了。儿媳妇不乐意了,放话说:等你老了,是不是我们也不用管了?听了这话,刘阿姨当然不舒服,还是想过自己的生活,但也不免有疑惑:不带孙子是不是错了?
儿媳妇这话从法律角度说没道理。奶奶带孙子,不是法定义务;儿女赡养老人则是必须的。老人把儿子抚养成人,已经尽过义务了。不客气地说,吃过一遍苦、受过一茬累了。不该拿话这么挤对老人。
然而,不带孙子对不对,并不仅仅是个法律问题,还是个家庭伦理问题、情感问题甚至习俗问题。这么一说,有点复杂。不妨先揣测一下,这位奶奶为什么不想带孙子呢?
首先,可能因为累。孩子好玩时候是好玩,但照顾起来,累是真累。吃喝拉撒睡,件件都很麻烦。照顾好需要很强的体力,并且,天天如此,无休无止。对年轻人来说都是大负担,岁数大了再折腾这么一回,发憷很正常。子女必须得体谅,不能把老人受累当做应当应分,用"别人奶奶都带"做道德绑架。
其实这还不是刘阿姨最心痛的地方,最让她感到痛苦的是,带孙子压力非常大,责任都在自己身上,一天到晚都要牢牢盯着,生怕有个闪失。
最怕的是自己生病,遭到儿女的埋怨,更让她憋屈的是两代人教育观念不同,经常会因为教育方式而起争执,这一切都让刘阿姨担负太多。
有人说,老人帮忙带孩子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

说一千,道一万,子女得明白一个道理:带孩子本该是你的事,老人考虑到小两口都得上班,替你来带,这是山一样重的情分,得感恩。日常的累,必须想办法分担,多换位、多体谅;老人实在不想带,也要理解。忙活半辈了,也该让老人享享清福了。
最后我们不能把老人受累当作应当应分,应该多体谅、多沟通、多分担、多尊重。
再者,有些老人年纪大了,身体条件确实不太好,而照顾孩子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老人们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对此,父母要多体谅老人,不要心生埋怨,造成家庭矛盾。
更多精彩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