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遇到的3个值得思考的故事:
1 做人
一个人老实本分、善良节俭,但是一生忙忙碌碌,所做的不过是吃喝拉撒,那么这个人很难赢得别人的尊重,甚至还不得不面对响应的羞辱。若是反过来,此人一生所做的全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情,却不是老实本分、也不是善良勤俭之人,但是在一定范围内会得到响应的尊重,人们尊重他的权势、地位、财富等等。若是此人不仅能力过硬,一辈子做了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而且善良勤俭、为人和善,那么这个人就是楷模一般的存在,会被大多数人尊重。
由此看来,一个人能力、贡献是赢得别人尊重的基础,其它的美德是一种附加值,或者加分项。
2 教育
中国小学生减负,在校压力小了,但是在”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而且把家中拖入其中。补课、补习已经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学校老师教的一样,你不补习,别人补习,孩子就会落后,甚至根本跟不上。
美国一些从事教育的人认为:加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根本就记不住。中国的高中应该多开一点课,把大学课程开到高中去,让小学生尽量玩。现在中国教育本末倒置:大学生在玩,小学生在学他们根本不懂或者根本记不住或者很快就会忘记的东西。
我觉得美国人的提法不全对,但是有一些是对的。中国高中、初中的课业负担已经很重,不适合加大学的课程。但是大学生在玩是不争的事实。似乎16年的教育中,大学是最轻松的,哈哈。
3 房子和股市
有人说,”房子是用来炒的,股市是用来住的“。其实这是相关的。如果股市不行,房市肯定也不好。改革开放40年,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虽然中等收入群体比较小,但也有30%左右了;这些人的钱都去哪里去了呢?现在都在房市。一去房市,对社会破坏太厉害。穷人还买得起房吗?不啃老啃谁?西方一两百年走到现在的房地产价格,中国20年就走完了。别人150年发展到现在的程度,那是几代人?20年是几代人?就是这个道理。哪个国家的医疗、教育、公共住房爆发问题,哪个国家的社会就不稳定。这是一定的,百分之百的。因为这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在中国却过分商业化、资本化了。
摘自 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