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13号好文收录读书想法
闲聊写作及开公号缘起

闲聊写作及开公号缘起

作者: 火午 | 来源:发表于2021-11-09 21:06 被阅读0次

有时候想想我这个人,还真是挺拧巴的,对写作这事儿,总是欲拒还迎、欲说还休的,就跟爱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似的。怎么看也算是个爱文字的人,有时间肯读上几页书,和人闲聊喜欢八卦文人的家长里短、趣事旧闻,对人生也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与感悟,但每日里看着那些念头生了又灭,灭了又生,总不肯提笔写下来,就任其自生灭了。

借着微信之东风,一些念头才终于冒了头,总得感受一下时代潮流吧,于是,跟个风,发个圈,写上几笔碎碎念。偶一念写长了,就觉得不太适合发在朋友圈。一七年前后我一位朋友在简书上更文,我跟着注册,想着方便看她的,也顺带解决我的长碎念问题。没多久,她不在简书写了,我的账号也差不多尘封了。一位师姐曾建议我还是开个微信公众号——真是有先见之明!那时尚有留言功能,读写有互动,感觉会好得多。

无奈,我是清净惯了的,怎么看,网络都是个是非之地。每天见那么多文章在朋友圈轰炸,就觉得这个世界声音太多了,嘈嘈切切的,实在是不缺我一个。也没什么特别想要表达的,更没有真知灼见,况且,写作的天分也不够,这一点我二十几岁时就认清了。看看张爱玲、萧红们的二十几岁,和我隔着何止三大阿僧祇劫,无论是文字还是对世态人心的洞察,都是我遥不可及的。反正,怎么看都觉得和写作这事儿隔山隔海的,没有缘分。

再有,写下来的,白纸黑字,因果不免落地生根。《红楼梦》、《水浒传》好的不能再好了,仍有诲淫诲盗之争,虽然只是个伪佛教徒,也还是怕这个的。照我本来的想法,这一生最好是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如果作文,新殃就免不了,搞不好日日添新殃。还有一层顾虑,我觉得写作最紧要在一个真字,故事可以虚构,作者的心得真,最好是把心像灯笼一样挂在树上,让走过来的人看见,看见光。可是,心就那样挂着,风来了,雨来了,风雨来兮,该当如何?

人是真的挺擅长自我限制的,有了思想的同时,也就有了思想的局限。有多少人这一生,关在自己一砖一瓦亲手搭建的牢狱里,年纪越大越顽固,牢狱也越发牢不可摧。老子说吾之大患,为吾有身,有身已是不自由,而有我才有我之大患。心本该是自由的,思想本该是自由的,却常常不自觉地作茧自缚,画地为牢。想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其艰难!

从不觉得有这种束缚的,我想,要么已经得道,要么还有着天然的简单与纯朴。只作遮风挡雨城堡看的,也许对所谓自由并不渴望,也许观念上能够自洽,随遇而安。言下顿悟、知幻即离的,是个利根,本非凡品。而身陷囹圄,肖申克一样完成自我救赎的,有力量,智勇双全。最没意思的就是我这种人,大愚笨里有那么一点小聪明,可以聪明地看透,却又荒谬地自囚。久而久之,只当是身不由己,只当是命运使然,这才是人生的黑洞。

不想写,主要还是没多少表达欲望,或者说被消解了,想说的话和身边人差不多说完了。我的婚姻是人们常赞美的那种,有人陪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不缺少陪伴。可以说,我实现了我少女时代最迫切想要实现的理想:我要安静的生活,不要鸡飞狗跳,不要狼狈不堪。我要像一颗树一样,安住在时光里,学着做一个好妻子,做一个好母亲。不说爱情,不说浮世三千,吾爱有三,那些陪伴的朝朝与暮暮是真实可触摸的。汝窑天青色的梅花杯里有半盏残茶,厨房的饭菜香味氤氲着,我们面对面坐着,一个欢脱地说,一个微笑着听。或者午夜梦回,拥被而起,听夜雨打窗,滴嘀嗒嗒,如有所失。有人窸窸窣窣地起身,倒半杯温水来,睡意已无。于是,一个略带忧伤地说着,一个怜悯地听着。

廖一梅说“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我想,我接近这个稀罕。还不能说全了解,但不了解的那些地方是过于幽微曲折的,是连自己也要迷路的。也不敢说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毕竟尚有夫妻身份障碍着,但不言尽处我想也早在了解之中。随着日渐老去,这障碍终将不成其为障碍,我们或可洗尽铅华,变回孩子的天真模样,或者老得再无力气,理会多余的事。

这个感觉是蛮微妙的,如果纯是个知己,或者寂寞旅途遇见的陌生人,言无不尽反倒容易得多。坊间一直流传,林徽因曾对梁思成直言自己爱上了金岳霖,心里住了两个人,苦恼极了。先讲这个故事的是梁先生的续弦夫人,是有人对现任讲起了前任,现任再广而告之。其时,梁上君子、林下美人、大哲情痴具已杳杳,所以多少可以存点疑,实在不是中国人的做派。但人们于此津津乐道,大概夫妻之间坦诚至此,也是佳话,可只当民国风流看,看其光明磊落处。对于女神,人们并不以凡人标准要求之,如果跌落神坛,怕是要被声讨不休。

大概精神依赖度高的伴侣,容易出这样的趣闻。据说,萨特与波伏娃大半辈子都严守“透明条约”,坚持把自己的艳遇讲给对方听,不仅有契约精神,还完全不吝啬细节,极尽渲染之能事,互相折磨不休。前面是波伏娃受折磨,后面就轮到萨特,因为是始作俑的那一个,所以硬撑着绝不叫苦。真是世间稀有!而圣人一样的托尔斯泰,竟然在婚礼前夜,强迫索菲亚读自己与其他女人的交往日记,听说细节淫荡,不堪入目——惊得我眼镜差点儿掉下来,细思极恐!

失眠是挺矫情一毛病。有人说,如果每日风吹日晒扛着锄头去刨食断不会有这样的毛病,我深以为然。锄头呢,也不是不能扛,黛玉葬花那样的造型其实可以凹一凹,就怕看起来更矫情。是不是有太细的神经,像一首歌唱的那样,如果割掉,会比较睡得着。衰弱的神经像摔倒的BB似的,看多两眼就又哭又闹的,还是径自走开的好。然而,理或不理,折磨都在那里。晚上写作,人就彻夜不眠,调到早上,脑子里又一片空白,又盼着那个亢奋点快点来。像是跟女生那个著名的亲戚打交道,来或不来,都让人讨厌。

疫情后,生活还算平静,但静面之下有波涛暗涌。我开始怀念往日里轻松大笑的时光,有些快乐似乎一去不复返了。也许是大运流年暗换,我终于意识到,文字表达是我需要的。文字的好处是,要一点一点地梳理,不同于口头的大而化之,浮光掠影,那是更为细致深刻的,可以更仔细地观察郁结之处,梳理本身即是一种疏解。

也终于认识到,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该发出自己的声音,经过思考的真实的声音,多与少不是问题,真与伪才是。或许嘈杂错乱,但好过只有一个声音,一个社会只有一个声音恐怕是一种灾难。这甚至,是生而为人的责任,既然上帝已死,大清也亡了,人可以也必须作自己的主了。不妨就从诚实开始,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我不再担心发出的是否噪音,是也没关系,反正这世界嘈嘈切切的,不在乎多我一个。

于是,就有了这归去来轩。并不求真知灼见,只想说几句真心话,闲情文字都好,可以聊聊感悟,说说从前,放几首老歌,也是自得之乐。只是习气难改,我还是更喜欢说,那是更为快意,更为酣畅淋漓的。所以,读我文字的朋友,如果可以,我其实更愿意走进咖啡店,和你坐着聊聊天。我说的话,那天的风听见了,云听见了,你听见了。如风梳过竹叶,如鸟翅划过天空,过后连个痕迹都无。如果你记得,那就落在你心里,如雪泥鸿爪。如果你不记得,就像我不曾说过,何等干净,不再有因果落地生根。

不如,就当这是个街角的咖啡店,我们约着见一面,先是笑着寒暄,说一句,好久不见!


碎碎念:突然觉得,且听风吟之类的名字也许更贴切,虽然很中二幼稚文艺病,但能呼应曾经的那个孩子的渴望,听着也挺像咖啡店——这归去来轩,咋看咋像家居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归去来轩,感谢您的支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聊写作及开公号缘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ls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