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以豢养门客著称于世,但是荀子对他的评价却是篡臣,这是什么原因那?
战国后期,贵族养士之风盛行,其中最有影响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这思维王公贵族背称为战国四公子。历史对四人的评价褒贬不一,其中,孟尝君田文的争议最大,其中当属与孟尝君同时代的荀子,荀子:“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那么,孟尝君的一生都做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齐国的孟尝君以豢养门客著称,最高的门客人数多达3000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一天,来了一个人,自称自己身无分文,想要当孟尝君的门客,这个门客比较有意思,没事就唱歌,然后负责管理门客的管家就告诉孟尝君,新来的这个人,没事就对着自己的破剑唱歌,说:宝剑啊宝剑,不然我们回去吧,这里吃饭连鱼都没有。孟尝君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嫌自己给他的待遇太低。于是把他的待遇提高到中等门客的待遇。顿顿有鱼有肉。过了几天,管家又来汇报,说那个人又在唱歌:宝剑啊宝剑,我们不如回去吧,出门连个车都没有。这时候孟尝君就有点无语了,一个刚来的,寸功未立,就想要做我的上宾,虽然心里不太情愿,但还是破格给他更高的待遇,出门有车。又过了一段时间,管家又来报告,说那个门客又对着他的破剑唱歌,宝剑啊宝剑,我们不如回去吧,现在我连个家室都没有。孟尝君彻底被气笑了,还想要老婆。。。。。想太多,就先晾着他,门客唱了几天也没有回音,于是安生了。从这个事情,我们就能看出孟尝君养士的特点:什么人都能接受。这也是因为孟尝君家族是楚国贵族,也就是传说中的官二代+富二代的组合。
资治通鉴对孟尝君的介绍是:文通傥饶智略。就是说孟尝君富于聪明才智。从下面的两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第一件,为了生存据理力争。孟尝君的家族是齐国贵族,父亲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出生的月份是五月五,田文认为,五月五出生的孩子克父母,于是就让他的母亲弃养,他的母亲虽然是个小妾,但是也是好不容易是生下的儿子,于是偷偷抚养,等到田文大了之后通过其他兄弟引荐给田婴,田婴一看,顿时生气了,让你把孩子扔了,你怎么还敢把他养活。田文一看父亲田婴怒了,就马上扣头大拜,反问田婴,您不让养五月五出生的孩子,这是什么原因?田婴解释道: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长跟门户一样高,会害父害母的。”
田文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还是由门户授予呢?”
田婴不知怎么回答好,便沉默不语。
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忧虑呢?如果是由门户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
田婴被说的哑口无言。
第二件事,让他脱颖而出
有一天,田文又问田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
田婴答道:“叫孙子。”
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
田婴答道:“叫玄孙。”
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叫什么?”
田婴说:“我不知道了。”
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您的姬妾可以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您还一个劲地加多积贮,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我私下是很奇怪的。”
从此以后,田婴改变了对田文的态度,器重他,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