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个陪我们一起「砸金蛋」的主持人永远地离开了。
今天早上 9点31分,李咏的妻子@法图麦的妈妈发文:
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
这位曾在《非常6+1》节目中,穿着花衬衫、尖头皮鞋,无数次挥锤砸下金蛋,赢得观众欢笑的央视主持人,
却在这一次,没能得到幸运的眷顾,
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狱,这世界有时候真的很苛刻。
李咏的离世让我们再一次看到癌症的可怕,
也让我们再一次意识到,除了健康,其他真的都是小事……
竹子前几天看了李治中博士的科普演讲——「癌症的真相」,
演讲不长,才三十多分钟,内容却很震撼。
这里分享给大家,
下面,和大家简单聊一下癌症这个我们不得不去面临的话题。
02
首先,癌症是我们躲不开的。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报告显示,
据估计,2014年全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80.4万例,死亡病例229.6万例。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有7人被确诊为癌症,4人因癌症死亡。
另外,恶性肿瘤发病率在0~39岁组处于较低水平,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80岁年龄组时达到高峰。
再者,0-74岁恶性肿瘤累积发病率为21.58%。
这里的累计发病率,指的是将某一特定年龄段(如0-64或0-74岁)发病率累积起来得到的。
累积发病率能准确再现某种疾病对人的一生的危害程度。
0-74岁恶性肿瘤累积发病率为21.58%,考虑到目前人的平均寿命是74岁,
可以简单认为一个人一生患恶性肿瘤的概率是21.58%,也可以认为平均每5个人中会有1个人患恶性肿瘤。
按照这样的比例,在一个现代的典型“4+2+1”家庭里,出现一个癌症患者的概率就超过了90%,
所以,癌症这个东西在我们的生命中基本是躲不掉的,离我们一点都不遥远。
至于患癌的最大风险因素,很多人会认为是恶劣的生活环境所致,但其实不然,
它的根源实则是年龄,
无论男女,超过55岁,癌症发病率就会开始指数性上升,谁都无法避免。
这其中有两个最核心的因素,
一个是基因突变,第二个是免疫逃逸。
03
患癌并不等于死亡宣判。
高治疗费、高危险性、低治愈率,这是我们对恶性肿瘤的一贯印象。
但其实,癌症并非绝症,
根据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统计数据,我国最新的癌症 5 年平均生存率达到了40.5%,
也就是说,平均每 10 个癌症病人里面,经过积极治疗后,有 4 个能生存超过 5 年。
在医学上,这种情况可以认为癌症已经被“临床治愈”,患者的生存率和普通人相差不大了。
以甲状腺癌为例,它被认为是“最善良的癌症”,
通常生长很缓慢,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治愈率很高,预后良好。
再比如白血病,
对于没有切身经历过白血病的人来讲,白血病也并不陌生,
熟悉的原因,一半归结于媒体对于人间惨剧的渲染,另一半则来自频繁在朋友圈刷屏的疾病筹款,
对于白血病最直观的认知,大概就是一个词:死神。
但其实,在过去30年里,癌症治疗已经有了显著发展,以少儿白血病为例,每10个患癌儿童7人得以康复,
治愈率在60%~85%之间,
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这个数字对人体相当友好了。
再者,前段时间刚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疗法”,就对一些已经多处转移的晚期癌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可见,有医学不尽之处,但癌症也并非不治之症。
事实上现在全球已经有超过3500万人带癌生存,他们和癌症一起和谐地共存着。
04
到目前为止,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并未完全清晰,
但我们都知道,它不是突然到来的,
正常情况下一个正常细胞要发展成癌细胞,需要20到30年。
如果能在20年这个范围之内提前发现它的话,它可能就是一个良性的肿瘤,切掉以后就完全可以治愈了。
视频中,李博士介绍了几种常见癌症的早期筛查手段:
第一个女性乳腺癌,首先是体格的检查,包括自触等,然后要去医院检查做钼靶。
第二个女性宫颈癌,即便打过HPV疫苗,也应该定期去做宫颈细胞学筛查。
第三个是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最重要的就是肠镜筛查。40岁可以开始做,50岁以后,最好必须做。
第四个是肝癌,医院现在有些甲胎蛋白可以做排除诊断,更加有效的可能是腹部的超声检查。
第五个是肺癌,被认为是中国癌症的第一杀手,有一种叫低剂量的螺旋CT,不管是微创手术,还是直接的局部放疗,治疗效果都非常好。
再就是食道癌,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65度以上的饮品叫做致癌物了,
咱们中国有个恶习,叫趁热喝,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
所以,以后不管是喝茶还是喝咖啡,尽量稍微凉一凉再喝。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身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她的强韧、美丽和清洁。
我们都知道,生活的压力、环境和习惯都会促使癌症这颗邪恶的种子,从萌发到爆发,
所以,抵御癌症,最有意义的其实是预防,
数据显示,50%的癌症都是可以预防,可以避免的。
戒掉烟酒,开始运动,规律饮食,远离污染辐射等等。
05
癌症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但直到现在,大多数人对它的第一反应,还停留在对死亡的初级恐惧上。
这篇文章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帮助到大家对癌症有更乐观的认知。
最后,竹子想说的是,
不管是带癌生存,还是早期预防,
保险作为强有力的支援,必不可少,也给了我们更多盼头。
年初的时候,网上曾流行2018年最幸福的三件事:
有家,有爱,有保险。
如今,2019年眼看就要来了,竹子只愿大家:
有人爱
有事做
有所期待
有保险在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