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1】家长也许会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感悟】这两天在外面办事,小一一直跟着,今天晚上跟小一总结这两天的表现时,我表扬了小一做得很好的四点,小一听了很开心。我问:
“在妈妈表扬妞妞做得好的地方的时候,妞妞有什么感觉?”
“妈妈表扬我,我觉得很开心。”
“那妞妞在做那些事情的时候,是因为那些事本来就应该做,还是因为觉得那样做会得到妈妈的表扬?”
“是因为我觉得那些事应该做。”
“太棒了,妈妈觉得真高兴,因为妈妈的宝贝是一个懂得礼让、乐于助人又愿意为他人着想的人。”
小一听了更高兴了。小小内在驱动力,有大大的能量。

【摘要2】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感悟】自身的知觉和解释,造成了自己的感受。明白了这一点,当我们越来越能够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时,就越能以不责备的、不要求对方改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互动】见感悟1
【感谢】
感谢一行友人共度周末。
感谢蒲先生为家庭的付出。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