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恐怖主义的阴云已经笼罩着整个欧洲,法国接二连三地受到恐怖主义的袭击,无论是人声鼎沸的足球赛现场,还是安静的音乐厅。与此同时,各国的对恐怖主义的打击策略并没有很好的奏效,反而越打压,它越是成长。从基地组织的恐怖主义1.0,进化成现在的ISIS恐怖主义2.0。
怎么样才能真正的去终结恐怖主义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重新看了一遍蝙蝠侠三部曲。我们的时代不是也需要一个像蝙蝠侠一样的英雄,去制止这种恐怖的蔓延?但是,片中蝙蝠侠试图以一己之力,对抗黑暗的势力。他也尝试过跟检察官哈维合作,背负罪名,把哈维推上英雄的宝座。都以失败告终。
其实蝙蝠侠自己是有内在上伤痕的。因为,在他小时候,他的父母被歹徒杀死,暴力的种子已经深深的种在他的心底。因为他没有完整的经历过父母的爱,他只知道暴力。就像一个没见过榴莲的人,他是很难想象出榴莲的味道的。在他的世界,只有暴力才能解决暴力。于是他找到了他的师傅忍者大师学习武术以对抗罪恶。也许他想的比较远,认为他只是对抗罪恶,而不是简单的去复仇。但其实这也仅仅是以暴易暴的泛化版。以暴易暴的逻辑很容易碰壁。在非暴力的学习中,一群学生讨论如何应对校园暴力。他们说,带上一根棍子上学。但是老师给他们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别人带上一根更大的棍子怎么办?所以,当蝙蝠侠遇到比他武术更厉害的人——忍者大师的另一个徒弟贝尔,他就手足无措了。
如果别人对你使用暴力,你也被迫使用暴力,你就被拉到他们的那一层级。就像别人用脏话骂你,你如果也用脏话回复,就变成泼妇骂街、痞子打架。这就是网上流行的说法,永远不要和白痴讲道理。他会把你拉到和他一样的智商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因为在讲脏话和使用暴力的层面上,你是永远比不上痞子、暴徒的专业。
放着现成的资源不用,是不是浪费?在学校中,我们要从小教导小孩通过第三方的解决, 和同学发生冲突,就通过老师、学校来解决,解决不了,那只能说明学校的制度不完善。到了社会上不好解决冲突的方法是通过法治解决。法制不行,就要推动法治建设,而不是和他们一样使用暴力。
法制是一个中间层次。爱是比暴力和法制高一个层次的。我们不能被别人拉到暴力的层次,我们就要保持在充满爱的层次里面。最终,我们是要推动爱的扩张,而不是让愤怒和暴力扩展。
2015年11月13日发生在法国巴塔克兰音乐厅的恐怖袭击,夺去了法国人Antoine Leiris妻子的生命。事发后,他在社交网络发出了一段话,对恐怖分子说:你们别想得到我的仇恨。仇恨正是你们的追求,正是这样的愚昧造就了今时今日的你们,可是用愤怒来回击仇恨,事实上是向同样的愚昧屈服。我们将像往常一样吃些点心,像往常一样玩耍,用自由而快乐和充满爱的一生使你们蒙羞。
有人曾经问德兰修女,对犯错的人应该怎么处理,她说,Forgive them, bring them to jail. 原谅他们,但是把他们送进监狱。我们生而为人,人都会犯错,都会有想不通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原谅他们,就是不原谅自己。我们可以在灵魂上原谅的,接纳恐怖主义者的灵魂,但是,对他们的行为我们必须加以制止,让他知道悔意,去改变。
对待恐怖分子的最根本的态度,不是去仇恨他们,而是用慈悲中的悲心去怜悯他们,并且切实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因为他们的无情并不是因为他们冷血,而是他们缺乏爱。
在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金毛狮王一生杀了很多无辜的好人,最后他在英雄大会里面被绑起来,本来他想着等待他的将是众人对他残忍的报复,却万万没想到,江湖中人只是围成一圈,轮流的对他吐口水以及哭诉,让他内心更加内疚不已。
小时候看《西游记》,会觉得唐僧特别的懦弱,看孙悟空打妖怪特别的爽。但正是这样,才反映出唐僧境界的高度,而孙悟空还停留在"贪嗔痴"三毒的嗔中。
仇恨的人,生活在仇恨之中,他们也想把你拉进仇恨里面。你是生活在光明的人,如果你被拉进仇恨的世界,你就变成了恶魔。《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是全球最具传奇的真人实境实验。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中,通过专门测试挑选了征募来的受试者,即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这些人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接着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终止。
人一旦进入贪嗔痴,就放弃了人性,也失去了本身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