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不一样的童年
部队换防啦,大院已经不是我所熟悉的那个大院,但无法改变的是:我是在这个大院出生的孩子,最幸福快乐的一代。
小时候是住的平房,家门前有两块地,母亲在地里种了丝瓜和青菜,长得特别好,还经常给左邻右舍的人拿去一些。整个小院子里的邻居都好像一家人,夏天的晚上开着门睡从来也没有胆心过什么。
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iPad,没有手机,没有空调。夏天傍晚的时候,全家人把凳子端到小院子里,家里有个养蚕用的大簸箕,我就躺在上面,看着满天的星星听着母亲给我讲故事。母亲一边讲一边用大蒲扇给我扇蚊子,听着听着,星星越来越模糊,母亲的声音越来越远…
后来我们家买了电视,还是18寸的彩色电视,到周末的晚上邻居小朋友过来看电视,还有附近一些给部队做活的工人。他们每次都站在窗户外面看,母亲招呼他们进来,他们腼腆的摆摆手,母亲也不勉强,调大了电视音量,端些椅子到外面。
那时候最喜欢看《射雕英雄传》其实每次看不到一会就睡着了。第二天埋怨母亲不叫醒我,母亲说"反正你也看不懂",我一听急了"我怎么看不懂,华筝公主喜欢郭靖,郭靖喜欢黄蓉。"母亲笑了,她不知道,我也喜欢靖哥哥。
其实小时候的我古灵精怪的,至于长大了为什么变傻了这是后话。
隔壁的叔叔在广州一家电子厂工作,给我带回来一块电子表,那时候内地的小朋友可没有几个人能有手表的,我悄悄藏在怀里,不告诉小伙伴,每每有人问时间,我都偷偷看了然后故弄玄虚地观天象,察地情,然后说出我估计的时间,次数多了,大家都觉得我很厉害,到后来我自己都觉得我是个神。我还告诉他们,我妈妈是神仙,有一天半夜起来上厕所看见我妈妈飞到月亮上去了,说这些的时候我眉飞色舞,连比带划,就差带大家去月亮上做客了,还真的有人相信了。
由于我"天赋异禀"很快在小朋友中崭露头角,成为孩子王。院子里有好几个石砌的乒乓球台。有一次我们捡了枯树枝在旁边烧火,树枝有点润,烧起来的时候就有浓浓的烟雾,我突发奇想爬上乒乓球台子,从上面跳下来就着浓浓的白烟大喊"仙女下凡啦~~~"。小伙伴都觉得这个一毛钱都不要的特效不错,纷纷效仿,结果有一个小妹妹跳下来的时候摔倒了,头碰到了地上的石块,鲜血四溅,我们都吓呆了。家长们闻讯赶来把我们都领了回去。小朋友被送到医院,眼角缝了针,万幸没有伤到眼睛。事后,父亲把我领到小妹妹家里道歉,然后让我跪在院子里,用皮带狠狠地抽打我,永远也不准我出去玩耍,当时痛极了什么都答应,过了几天又喜笑颜开的回到了孩子们中间。
后来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居然在一家书店里重逢了当年的小妹妹。尽管十多年多年过去了,我们还是一眼认出彼此,她在军医大学读研。比我高出半个头,皮肤白净,是个文静清秀的少女。唯一遗憾就是眼角的还有一道疤痕。两人感慨一番岁月流逝,就此别过。回家以后一直惦记她眼角的疤痕,后悔不已,突然就理解了父亲那高高举起又重重落在我身上的皮鞭。
二、孩子们的天堂--电影院
大院是小朋友们的天堂。
每周部队都会放一场电影,就在升旗台前面的广场,家属可以和部队的官兵们一起观看,只是给家属划出了特定的区域。
那个时候最喜欢在露天看电影,带着小板凳和小伙伴们一起,坐在最前面嘻哈打笑,有时候还能抓到萤火虫。在正片开始之前有投影投在大屏幕上,跑到前面挡住投影的光线,影子就投在屏幕上,小伙伴们欢快地找着自己的影子。官兵们很宽容的看着我们耍宝,并不阻拦,于是我们玩得更加的肆无忌惮了。
后来开始上小学了,如果不是周末的电影父母就不让去了,在家写作业,即使是作业写完了也要看书。但是电影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不光是荧幕上光怪陆离的颜色,还想要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又是一个放映电影的晚上,大院的广播在播放"今晚7点30分在广场放映功夫片…",一听功夫片,心里痒痒的。父亲要带部队看电影先走了,临走时交代母亲不准我去看电影,做完作业再读三遍课文,回来他要检查。母亲收拾好碗筷把门反锁上也去广场了。
不一会,有人敲门,是隔壁的小伙伴喊我看电影,我沮丧的回答"我妈已经把门反锁了,我出不去了。"他心急火燎的说"今晚的电影很好看啊,你不去我走了。"他一走我更慌了。
估摸着母亲已经走到了,我打开窗户,搭上小板凳,从窗户翻出去,再关上窗户。这不是第一次翻窗户,但是作为小淑女的我一般不翻,呵呵。
只是今天不敢跑到前面去玩耍,躲在最后面。这部电影还真是不错,一群和尚打坏人,他们总是摆出一个阵式,口中念念有词"金光阵,金光闪闪"。看到差不多完了我赶紧溜回去,从窗户翻进去,刚伏到桌子上做出学习状。母亲回来了,她满意的看着正在学习的我,而我满脑子都是“金光阵”。
晚上洗脚,父母亲在一旁谈论今晚的电影,我在一旁得意忘形,举起小手,大声说"金光阵,金光闪闪"…父母停止谈话,两个人转向我,他们顿时明白了什么,又是一顿好打,我从此再也没有在非假期去看过电影。
可是很奇怪后来就是经过父母的允许去看电影,不用偷偷摸摸了,却再也找不到那么多的欢乐,也许我们都慢慢长大了吧。
直到有一天等我上了军校再回来,高中同学请看电影,我才知道原来电影票要那么贵,电影院装修的那么豪华,不像小时候还要自己搬小板凳,但是我再也找不回童年的感觉,再也没能遇见那个为看电影而翻窗户的小姑娘了。
三、偷小金鱼记
又是一个夏天的午后,太阳照得人发懒,父亲一如既往的午休,母亲还在上班。
我正坐在门口院子的树荫下看知了,期望抓到一只。两个小伙伴来了,神神秘密地问"喜不喜欢小金鱼?"当然喜欢啊,学校门口有买的,小金鱼要五毛钱一只,我可没钱。他们笑笑,不要钱,园亭那边有,去捞几只就可以了。
园亭是大院里的一个地名,是老首长住的地方,也就是首长院。
"可是,首长家有公务员,我们怎么进去?""小院子的门是扣上的,一推就开了,公务员中午也要睡觉,我们小声点动作搞快点没问题的,你就说你去还是不去。"我回头看看里屋,听见父亲的鼾声,连忙说"去,去,当然要去。"
拿上一个小空瓶子,三个一溜烟跑到园亭。果然像他们所说,首长的院子门一推就开了,院子里十分安静。绕到后院是一个小池塘,果然看见好多小金鱼在里面愉快的游玩。
太阳很大很毒,池边被烤得非烫。但是我们都顾不上了,趴在池塘边,他们很快就捞起了几条,而我一条还没有呢。这时一个小伙伴,用小瓶子赶着一条过来了,眼看要进他的瓶子,我把自己的瓶子往前一伸,小金鱼就进了我的瓶子。他急了"这是我捞到的",——"可是明明是进了我的瓶子里啊。"我就捞了这一条,当然不能放弃,于是争吵起来,这时听见有人大喝一声,"谁在外面吵闹",我们三个吓傻了,拔腿就跑。出了小院子门,回头一看,公务员边穿衣服,边从屋里出来,指着我们几个骂"小兔崽子们,看我不告诉你们父母。"
又跑出好远,觉得安全了,才发现我们两个好不容易捞的小金鱼在慌忙逃蹿时并没有拿出来。我们两个又互相埋怨。另一个小伙伴却从怀里拿出了他的小瓶子,三条色彩斑澜的小金鱼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美丽。他说你们不要吵了,我们给你们一人一条。
我捧着来之不易的小金鱼,欣喜若狂的回了家,小心地找了好看的瓶子养起来,怕它孤单,又放进两颗小石子陪它。
四、小金鱼之死
这天一个小伙伴对我说他做了一个实验,什么实验呢?把小金鱼放在冰箱冷冻室里,都结冰了,然后他再拿出来,等化冰了,小金鱼还活着呢。"真的吗?"我不敢相信,他翻了个白眼,"不信你自己试试不就知道了。"
回家以后,我抱起小金鱼左看右看觉得难以置信。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正小金鱼还会活着,于是我决定也做这个实验。
晚饭后,我把小金鱼捞出来,快速地放到冷冻箱。晚上睡觉时,打开冰箱,小金鱼已经冻硬了,粘在冰箱里拿不下来,我又惊又怕,使劲拉,鱼身子被拽下来,鱼头还在上面粘着。过了好一会,才把鱼头也抠下来。小金鱼就这样死了,想必它死得很痛苦,缺水—缺氧—超低温—然后被分尸。
第二天上学找到那个做实验的小伙伴,哽咽着告诉他事情的经过,说他是个骗子,他认真地听完,然后说"你把小金鱼捞出来放进去的?没水它怎么活?我可是连装鱼的瓶子一起放进冰箱的啊…"
晚上等大人们都睡下了,把小金鱼小小的头和身子都放在小盒子里,埋在院子里的丝瓜地里,想想又把一直陪着小金鱼的两颗小石子一起埋下。就这样送走了小金鱼和我的童年时光,和嘻哈打笑的小伙伴们一起迈入成人的世界。
作者微博:娜小样同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