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为了摆脱堕落的宿舍,成为“有志青年”,我便和舍友们都加入了许多学生组织,经过一学年的工作,舍友最后成功留任部长,而我则是选择了退出。
各个部门新老交替,仔细一数,发现我的舍友竟然都是部长,只有我身无半职,听着他们又要搞活动,又要聚餐,忙得不亦乐乎,自己却闲的像个外人,说不出的后悔与心酸。
其实,大学中,部员晋升部长是一种很常见的事情。但是现在却有些变了味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保持初心,他们往往会异常亢奋,有意无意地摆“领导架子”。
1.我们身边的“舍友部长”
部长这两个字,天生自带光环。
看着去年还同我们一样辛辛苦苦,随叫随到,一有活动就搬桌子,布置会场的舍友,今年成了别人嘴里的“部长,主席”,而且一口一个,叫得亲热。
“同样是一起干活的人,凭什么他能当部长”
“早知道当初我也竞选部长了”
“不就是个部长吗,有什么好显摆的”
我们的心理难免会有落差,甚至泛酸水。
这是人的天性使然。我们往往会对伟人心怀崇敬,但对只比我们优秀一点点的同龄人,心生嫉妒。
舍友部长们,尤其还在同在一个学生组织的,往往自成一个小圈子,我们有时连话都插不上。
他们之间的商业互捧,恶心得一句话都说不出。
“李部长,我们部今年的活动预算,你可得多给点。”
“没问题,张部长,到饭点了,咱们边吃边聊。”
“张部长,晚上,咱们部长之间聚餐,你可得多喝点啊。”
听着这些官僚化,社会化的言语,从舍友嘴里说出来,有时,我们会诧异地觉得,这还是我认识的人吗。
以上情景,我们都已经见过不少了。
“部长,主席”的头衔,让他们换了个人似的,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可以理直气壮地找你干这干那。
“给我递杯水。”
“给我拿根烟。”
甚至,有一天睡在你上铺的舍友,会给你下红头文件。
在他们心中,常常有一种声音:我比你高一级。
这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过度自恋的想法,想要影响并试图掌握他人,来寻求自我价值,他们的内心往往要依靠外物来填充。

2.舍友为何如此热衷部长
东方文化对于权位的欲望
其实,大多数人留任部长,是他们热爱部门工作,对团队有着深厚归属感,并且也是想继续锻炼自己,提升自我的。但肯定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
我的一位舍友平日里对工作并不上心,也不喜欢这个部门,交代给他的工作也是草率完成。
但是他却重视和部长搞好关系,时常请部长吃饭,去KTV唱歌,在竞选前几天就更是如此。一手操作,直接让自己成了内定部长。
我问他既然不喜欢这份工作,这个部门,为什么还要留下来呢?
“当个部长脸上有面,而且听着小学妹叫你部长,多舒服啊”
别人叫他张部长,他听得心花怒放。
在各种部长,主席头衔的背后,他们贪恋地是一种被人抬高,被人追捧的感受。他们的决策,意见,他们的价值都在被无形的放大。
每个人都不想接受别人的批评,否定。“部长,主席”的光环,使得他们的身份高人一等。下级很少会提出反对的意见,甚至会主动地迎合他的想法。使人迅速地膨胀起来。
这种精神满足,是无法拒绝的。
同时,中国的文化也“告诫”我们: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父母对我们最大的期望也是“做大官,挣大钱。”
所以,在这样的普世价值观之下,大学生的潜意识就是要向上走,当领导。班里要当班干部,学生会里要当部长,主席。
学校方面开展的各种计划,“青年干部培养”,“优秀骨干核心”,有意无意地把学生领导和其他大学生区分开,形成大学的阶级分层。这些都无疑是将“仕途”意识捆绑到学生的价值认知上。
不是所有学生都热衷官职,但在其他人都积极竞选时,他们又被可悲地裹挟而上。
仿佛,不热衷于部长职务,就是一种不主动,不上进的表现。
有许许多多的人就是抱着“他参加,那我也参加”的想法。
他们害怕被人超越,害怕被原有的圈子抛弃。这种“被动热衷”更加可怕。
他们心中常有一个想法:别人要做的,我也要做,我不做,就是我吃亏。
这种意识上的盲从,随大流,集中表现在大学生身上。毫无目标,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不对自己的明天加以思考。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3.每一个人都要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三年来,次次考试,年级第一,省级三好学生,却不是班里的任何班干部。高考时,不出意外地考上了两所学校之一。大学里,既没有参加社团,也没有班干职务。但是,在大一的时候就已经跟随导师团队做项目。发表在SCI上的成果论文早就有他的签名。大二,国外名校的offer纷至沓来。
他在高中就已经树立了目标,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别人获得的成功,他根本就不眼馋,不妒忌,
因为他知道只要沿着自己选定的路走下去,早晚会看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当我们还在为“舍友部长”耿耿于怀,还在为自己低人一等,心酸不已时,又是否想过我们的明天在何处,我们所求的又是怎样的风景。
他们选择了一条追逐名利,选择了世人意义上成功的路,但这也比我们犹豫不决,原地踏步要好的多。
当心灵没有归属,人生暂无目标,我们就很容易眼馋别人取得的成功,会被各种各样的光环所迷惑,并不是我们真的渴求这些,仅仅是因为尚未拥有。
我们还会心急,会迷茫,会不知所措,甚至会怀疑自己不如别人。
但是,请耐心一些。
这世上有许多的路,追求名利的路,平凡安稳的路,磨砺内心的路,动荡不安的路。每一条路都是好路,各有不同的好。
当我们真正找到自己的路,明白人生方向时,又怎么会羡慕别的路上的风光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