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跟你谈谈吃饭问题。
也许你会反感。是的,我十七八岁时我也很反感母亲跟我说的一些话题。当然,我母亲那时也很忙,她也很少跟我讲些话。但反感归反感,生活中我常常感觉她讲的话还是蛮有用。
做母亲的,总免不了想说话,说些话。
1吃饭好好吃。
细嚼慢咽更有助于消化。同时能帮助我们体会食物美味。现在很多食物在重重调料的掩护遮盖美化下,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这也是我不喜欢在外面一些便利店吃饭的原因。他们的食物味道都一个样。
在多重调料的刺激下,味蕾失去了它原有的敏觉性。而且,调料中纯天然、酿造类的不多,多为配置类,化学合成类,所以还是要少吃。
在一些店里,自己放调料的时候,一定要少。
小外婆昨天讲了个故事,说有个小伙子去体检,体检结果后医生说他吸毒。他说,没有啊,不可能啊。后来他回忆就前一天晚上在一家小吃店吃了碗面什么,说那特好吃,汤特好喝,后警察怀疑那家店,去查,真的搜到了罂粟壳。
2吃东西注意荤素搭配。特别是素菜,要多吃。从人体酸碱度来说,素菜多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3不暴饮暴食。饮食要健康,正常,有序。那种饿几顿然后再暴饮暴食一两顿的做法不可取。虽然我年轻时有时遇到自己想吃的东西也这样,但事后往往后悔。所以,要有节制,要健康有序。我们家乡俚语有句话叫“顾嘴不顾心”,就是讽刺那些管不住自己嘴巴的人。我们要“顾嘴又顾心”,做一个善于自我管理的人。
4注意礼仪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父母也没少教我餐桌礼仪。饭不可嚼得太大声,头不可低得太下去,筷子不能插到饭碗里等等。记得有次吃饭,声音嚼得很大。外婆说:“不行哦,猪吃食才会把声音弄得那么大呢。”又有次把筷子插到饭碗里,外婆说这样不行。又有次把筷子放在饭碗上,外婆说:“你饭不吃了吗?不吃才把筷子放到饭碗上。若还要吃的话,得把筷子放到碗旁边。”
有的孩子吃东西像抢过来吃一样,那很不好。特别是吃自助餐,吃多少取多少,不要拿太多。莫浪费。节俭,自制,是民族美德,亦是人类美德。有一则新闻说泰国行,中国的游客在泰国吃虾出丑了。不但吃饱了,还带上好多,泰国人惊问中国人:“几千年没吃过虾吗?”这是对中国人的莫大讽刺,也是国民素质的一种体现。令人惭愧。
吃时吐残渣,若有专门盛残渣的盘子要吐在那盘子上;若没有专用的盘子,就集中吐在个桌子某个固定的地方,不可东一点西一点。
走时桌面上的盘子不可凌乱。
* * * *
有人说笑,说挑女婿一定要在餐桌上好好观察。如这年青人在餐桌上只知道自己吃喝,夹菜时把盆碗里的菜挑来挑去,那这年青人肯定不是女婿的好人选。玩笑归玩笑,但有一定道理。餐桌礼仪,虽小,但实际上很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
* * * *
今天讲的,并非针对你。只是平时看到听到一些现象,有所感想。有则改之,无则自勉。对照自查,做一个讲礼仪更受欢迎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