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写点什么,但脑子里一片空白,就连要写的东西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想要说不写了,歇歇吧,感觉这一天天的,又似少了些什么。
写吧,写什么呢?发几句牢骚,扯一会闲篇,比如一大早的起来,我就在想,要怎么写这个该死的燚,我就没想过要写这么一个人,可我得逼着自己写,他什么性格?他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他要干什么?为什么非要写他?想这些,好比是要凭空想象一个新的东西,想了许多个场景,还是觉得很空洞。虽然一直告诉自己:只是练习,这压根就不是你要写的故事。但心里还是想要给自己一点要求。
无意间发现,用角色视角切换的方式来讲一个故事,觉得对自己很有帮助,所以,把少年时幻想过的两个故事合在了一起来讲一个故事。写到现在,我发现,曾经的两个故事里都没有燚这个角,所以他是空白的,空洞的,没有精神依托的,我想不出他该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该怎样和他身边的人打交道,他该怎样才能起到推进故事的作用。
管他的吧,也许,也许明天就有灵感了,明天我就能给他强加上一个别扭的形象,让他生活在一个枯燥乏味的世界里。
最近看《战争与和平》,天知道,俄国人怎会起那些奇奇怪怪名字,一本书都看了都快三分之一了,我感觉我还没记住一个名字。每每读到一个有十来字组成的名字是,真心觉得,我们的老祖先真了不起,至多三个字,足以分辨出你是你我是我了。
不过《战争与和平》,我虽还不明白书的主旨是什么,因为书中的主角才刚刚入戏(对,我凭着感觉分辨出了一个叫安德烈·博尔孔斯基的人可能是一个主角,并且他的全名应该更长。)但还是被书中描写的那些欧洲贵族幽默和笑话吸引了,比如,安德烈带他怀孕的老婆去乡下,安德烈的父亲见了大着肚子的儿媳,竟冒出了这样一句话:“噢哟,太性急了,不好。”我不知道像俄国那种比较开放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人听到被自己的公公这样数落,心里有多囧。但要是放在我身边,这儿媳估计一辈子都不敢见公公了。当然,这样有趣的小段子书中很多,总的来说,比起见惯了的笑话,这种生活小趣,反倒有意思多了。
这两天的生活很空洞,感觉什么也没做成,有时玩个游戏玩得也不痛快,也就看书还好一点。
想放空脑子里的东西,凭感觉来写东西,可是怎样才算是放空大脑呢?反正现在写的东西很敷衍,只经过了简单的思考,想到啥就写啥,没章程,没中心。有时候觉得这样做,或许可以让大脑放空。
好吧,那就这样吧。其实很不喜欢这种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