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个慢活

作者: 02b657fe74cd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07:04 被阅读116次

出书对写手来说是个门槛,也是个标签。

出书不一定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但出书后会被很多大能的人关注,一篇文章是一个点,一本书是一个体系。

出书一是找出版社,二是找图书公司,出版社大家都认可,而图书公司就像是在出版社外面开了个口子,花钱也能出书,但贴上了图书公司的标签,不被书店、图书馆认可。

出版前,要做三轮审查,一是敏感审查,政治、人物、事件等不能随便写,这个可以找报社记者完成。二是逻辑审查,分析前后逻辑是否合理,这一点最重要,这种逻辑错误作者自己往往发现不了,这个可以找别人来完成,画出拓扑图来,仔细分析。三是阅读体验,找到读者先试读,谈谈感受。

目前市场上书太多,太泛滥,大部分是垃圾。

现在大多数人不喜欢看书,也与国内泛滥的快餐文化相关。但在我们国家,即使是一小部分人喜欢读书,那也是个巨量的市场。

昨天看了一个视频,《见字如面》里黄志忠读严峰写给读者的信,里面谈到有8类书不要读:

1、中国古典小说除了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三言两语外,其它的不要读,小说真的不是我们的强项,大多数古板,教条,毫无生气;

2、1949年到1976年中国当代文学不必读,这段时期的作品,非文学因素占的比例太大,而这些非文学因素也已时过境迁;

3、很多当代中国人写的历史小说不必读,历史小说是最难写的小说之一,需要经历,学识,性情,沉浸,最吃细节,韵味,笔力,文字功夫,这些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尤其困难,比如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历史小说作家,描写一位晚清在宦海沉浮几十年的的封疆大史,“激动的两眼闪动着泪花,两双滚烫的大手紧紧地握着。”我的天!

4、绝大多数西方通俗小说不必读,因为真正好看的也就那么少数,仅仅是好看,还不是好,绝大部分都是垃圾,包括许多知名作家和知名作品;

5、所有名著的续书不必读,无论古今中外,名著的续书都很失败,都完美地解释了一名成语:狗尾续貂;

6、一些古老的哲学著作也不必再读了,哲学著作往往很晦涩,有很多功能正逐渐被科学所替代;

7、所有的成功学、心灵学、鸡汤类书都不必读,骗人的,没用;

8、所有阴谋论的书不必读,骗人的,有害;

读书要做减法,以前如此,现在更加如此。

读书与认真读书是两玛事。读书与认真读书的人是两种生物。

《见字如面》这个节目真心不错,能打动人心的通常都是小故事,小人生。小故事,由戏骨来读,这个模式很好。

黄志忠是我喜欢的演员,在《人间正道是沧桑》里他的教科书般的表演,打动了我。

军事题材的剧,有两部是经典,一部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皇皇近代史,大气磅礴,璀璨的人物如过江之鲫,在时代的大潮中尽情演绎着各自的小命运,另一部是《我的团长我的团》,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

视频带给人的感受直观,现在红火的短视频是这个点的爆发。

一段文字,也许作者饱含热情,可能是哭着写的,可能是笑着写的,但读者体验不到那么多,但一个视频播出来,感觉立马就出来了。比如《见字如面》里面李真写给妈妈的信,我们如果只读文字,可能会滴几滴眼泪,但是如果我们看视频,看黄志忠读这封信,语音、背景、加上人物的渲染,就会几度哽咽,如果我们在现场,立刻就会被催眠,台上的人哭、周围的人哭,我们就会跟着哭。

所以想走快点,想赚钱,就去做短视频。

而写作是个慢活,需要日复一日,可能好几年才略有起色,十年八年才有小成,对于当下,这样去坚守很难。

奔着名利的写作,很难持续。

什么样的人写作会有所成?有两个条件。

一是痴迷,这是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内心的态度。不管市场啥反应,不管读者啥反应,你只是要写,冬天的早上,你4点就可以爬起来写,这就是痴迷。痴迷,做任何事都不在话下。

二是个性,如果你写的东西很普通,是大家日常所见,别人凭什么来看你的文章?个性一定是真性情,不要表演,如果是表演,是为了迎合读者,大家一看就识破了。

有个关于中日文化的总结:

日本人有一颗“只要你不影响别人,随便你怎么变态”的包容心和“不管自己怎么变态,都不能影响别人”的责任感。

中国人有一颗“只要你和别人不一样,就觉得你需要教导”的温暖爱心和“不管自己多么平庸,都要去影响教导别人”的责任感。

很有意思。

昨天,我跟冰冰说,《见字如面》非常棒,能带给我们灵感。

她说,是啊,我也看,国产有些综艺不错,不过要pass那些流量IP。

我说,我喜欢的就是喜欢的,不管是不是IP。

她说,我是尝试过很多次了,感觉国内那些流量明星尤其是小鲜肉真的没啥本事还喜欢到处炫耀,一度国产综艺被我拉进黑名单,还是见字如面让我对国产再次有了信心,后来还看了不少,都不错。

我说,小鲜肉们也没人教他们怎么做。

她说,但是我觉得,有人教了他们也未必知道怎么做,都不是当事人,都不知道事实是什么样子的。

我说,你20岁的时候能沉下来不?

她说,刚进社会那几年不行,浮躁。

我说,可以看看张一山,人家淡定是真的淡定,因为小鲜肉们现在经历的人家早就经历过了。假如现在给你一千万,你还是要膨胀,人,都一样。不过我喜欢张国荣,唯一的偶象。

张国荣去了后,世上再无芳华绝代。

相关文章

  • 写作是个慢活

    出书对写手来说是个门槛,也是个标签。 出书不一定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但出书后会被很多大能的人关注,一篇文章是一个点...

  • 写作是慢活 累活

    写作真的是件慢慢来的事,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心想,不对啊!网上的声音都是通过写作我几个月就收到稿费,一年或是...

  • 教育孩子是个慢活

    领导的孩子,半夜离家出走,原因很简单,父亲看到孩子快到十二点了,还不睡觉,决定上床跟孩子一块睡觉,孩子无法接...

  • 写作是个慢过程

    001 现在的行业发展太快,强者更强,大者恒大,还有一波又一波快速发展的后来者,被夹在中间的我们这一代人显得异常焦...

  • 写作是个慢功夫

    最近写作无灵感,也是正常现象,常年不写作,怎能一开始就能顺利地写出来?写不出来才是常理。不过,我还是会保持对写作的...

  • 写作是个慢工活

    这段时间每天都雷打不动的写四五百字,以前老是能找借口一天不写一个字,现在是我手写我心,在床上,在餐桌边,在工作的空...

  • 写作是个轻松活

    纽约体育作家雷德·史密斯说,写作是个轻松活,不过是端坐在打字机前,然后割破血管。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写作对于作家来...

  • 写作是个力气活

    周六晚上写作熬夜到1点,累的要死,第二天第三天一直隐隐的头疼,以前经常这个点睡,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晚上写的时候...

  • 写作是个技术活

    我一直苦恼于文笔,每次写出来的文章都好像是流水账,自己看了都想吐,逐渐放弃,但是心有不甘。 最近看了张爱玲的作品,...

  • 写作是个技术活

    进入简书大概也有三四个月了吧,写作也是断断续续的。有偶尔的惊喜也有奈不住性子的时候。总之,比之前想象的要困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是个慢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ef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