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识管理的本质——输出

知识管理的本质——输出

作者: 慧娟新媒体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6-07-30 22:43 被阅读110次

7月24日-7月29日,我参加了幸福进化俱乐部举办的“知识管理”训练营,感受良多,现一一道来。

我第一次听说“知识管理”这个名词,是在一次听线上分享会,讲如何检索到你需要的信息。最后老师推荐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书名叫《你的知识需要管理》。知识管理,这个词听着新鲜,如何管理知识呢?当时没有往细处琢磨。后来我一个劲地去学习“时间管理”去了,主要想解决自己事情多,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去年底参加了永澄老师和幸福进化俱乐部的“向组织揩油”活动,又相继听说了“目标管理”、“行动管理”的名词,今年,“情绪管理”和“精力管理”的说法也进入了我的视野。看来,“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啊,我原以为拍脑袋和靠意志力决定的事,背后都有科学的研究,不是一两句话分分钟就搞定的事。

那么什么是”知识管理“呢?根据我以前的理解,就是把知识分门别类地收集在笔记本或电脑上,按目录划分,需要时随时可以查看和调取出来,相当与建立一个自己的知识库和图书馆。

那么,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不是为了整理好自己的知识系统,帮助我们随时方便快捷地查找到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呢?永澄老师在一次分享会上给出了答案,他说:

”知识管理的本质在于输出。“

带着对这个命题的浓厚兴趣,我参加了”知识管理训练营“。通过完成5天一共5次作业,我有以下的感受

1. 知识管理的流程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思维模式。

五天作业分别涉及收集(文字和图片)、分类、整理、加工和后续行动等。这让我想到了GTD的流程也是和这个差不多。

首先是全收集,把能想到的,觉得有用的资料全部放入一个“收集箱”,往往我们做到这一步就停止了,收藏的微信文章好长时间顾不上看,躺在那睡大觉。

为了让收集来的资料发挥功效,必须定期进行处理和加工!例如,这个信息是否需要你行动?如果Yes, 那么是否两分钟内可以完成?Yes,就赶快做掉(如转发截图)。如果不需要行动,那就作为资料保存,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在一个具体分类的笔记本(组)。(注:这次活动采用印象笔记作为知识管理的工具)

在收集后的环节,就可以开始陆续给笔记分类和贴标签,根据自己的逻辑来,没有固定格式。印象笔记的搜索功能真的是很强大,通过搜索标签和关键词,就能快速找到我们想看的笔记,随时能便捷地调取出来。

后续行动是最后一步,也就是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和资料后,then?没有前几步我们就不会来到行动,后面可能是找时间做下来,阅读查找到文章和资料,思考,实践和应用。通过自己在实践中的应用,输出,写成文字。再到下一个循环,又从收集开始,以产出思想成果而结束

其实,知识管理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不是为了做保管仓库,永久地保存知识,如果某些知识已经被你给内化了,你完全可以把它从存储工具上删除。再去收集新的你需要的知识。在知识管理和输出的过程中,你的能力不断加强。

2. 有些技术问题需要通过不断操作来熟练,不会的新东西,先小步试错,先小范围试点。

本次活动是我第一次使用印象笔记,我原来存储资料都用为知笔记,印象笔记打动了我,于是我打算把资料搬家,把为知笔记上的信息全部转移到印象笔记上来。

通过咨询群里的小伙伴和印象笔记的客服,我尝试了他们提供的方法,试着将所有为知笔记上存储的微信文章导入印象笔记,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原本为知笔记上的105篇文章,导入印象笔记竟然成了2000多份笔记,而且还在增加!最让我失望的是,导入的笔记绝大部分是乱码或表情符号,根本不能看。折腾了两天,客服说,为知笔记和印象笔记之间是不能互相兼容的。没办法,我最后只好放弃,改用了另外一个邮箱重新注册新帐号。

看来,对于不懂的东西,不要贸然大批量投入,要先小批量试试,所谓投石问路,否则就会摔得很惨。

3. 先完成再完美。先搭建初级知识架构,慢慢完善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

我现在只在印象笔记上收集了16篇笔记,但流程都在5天时间里走了一遍,有了大致的了解和感受。至于有的功能如剪藏和快捷方式,后面随着笔记越来越多,通过不断的操作会慢慢掌握那些工具的使用。小白刚刚起步,慢慢来,持续做!


活动中收获的经验

1. 为知笔记和印象笔记间不能打通,别乱来,浪费时间。两个笔记内容分别管理好了,以一个工具为主。

2. 大家一起学习,能量高涨,互相帮助,同侪力量强大!要主动提问,主动回答,与搭档多互动沟通,这样进步快!

3. 用什么工具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做事情的流程和思维方式。

4. 收集的知识要定期整理加工,知识必须用起来,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形成自己的观点,用文字输出,从而促进思维和理解力的提升。

 

活动前后最大的改变

活动前:只是一个劲地收集知识,把为知笔记当知识仓库,先把有用的东西收藏了再说,等某一天空闲了看,结果始终没看,因为不容易检索。

活动后:意识到以前之所以收集了信息不怎么查看,因为太多,无从搜索,只好一条条看文章标题,最后看的东西没有重点,不集中,没带着问题去找资料。以后要定期整理和加工笔记,通过目录和标签,有目的地搭建适合自己目标的初级知识体系。

活动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瞬间

第五天的作业谈到了“知识管理四问法”:what, why, where, then(do)。看了之后让我感觉这跟我正在学的GTD很相似,不论是什么事情,来到眼前,首先问:这是什么?再问:为何要做?为何要收集?接着问:放在哪?放在什么系统能够方便你检索,提示你?(不是放在大脑里,不靠大脑记忆东西!)最后问:下一步行动是什么?赶快做掉!或者延迟行动。

原来各个原理和方法之间是相通的,理解了一件事,其它领域的事也会理解得更透彻!

感谢的人

 

感谢永澄老师,感谢采懿,感谢药山老师,感谢幸福进化俱乐部的“知识管理训练营”项目团队,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的耐心解答和专业的回答。感谢我的搭档cherish Life,谢谢你让我学会了用印象笔记群聊,很高兴与你组成“知友队”。感谢自己,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每日任务,深刻探究知识管理的本质,积极地输出。

更好的建议

 

建议为了让小白减少试错的成本,少走弯路,要在活动开始前提醒大家,有哪些技术上的大坑勿入,如果想尝试新技术方法,先小范围尝试,如先试着从为知笔记导入一篇文章到印象笔记,看文字、图片和视频能否完整导入在一份笔记上。

下一次训练营,先做个友情提示:为知笔记与印象笔记之间的墙无法打通,自能各自管理

 

 

 

相关文章

  • 知识管理的本质——输出

    7月24日-7月29日,我参加了幸福进化俱乐部举办的“知识管理”训练营,感受良多,现一一道来。 我第一次听说“知识...

  • 如何构建个人知识管理框架?

    一二三四五建立个人知识管理框架 一个本质 知识管理的本质就两个字——输出,不是囤积,不是收集,不是信息库,不是把知...

  • 金句

    知识的本质不重要,知识的输出才重要

  • 【127→精进】超级个体(笔记总结16)

    知识管理的本质应该就是——收集和整理知识,有效率的产出结果,解决问题。 如果你是自己的首席知识官,输出就是你的绩效...

  • 王雨豪《怎样成长演讲高手》学习笔记

    1. 带你认识演讲的本质 演讲的本质是输出 演讲的定义: 演讲即输出 。 对演讲来说,最重要的知识是“表达型知识”...

  • 雷宗扬 知识管理课程 笔记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五个流程 | 输入| 处理 | 输出 || --- | --- || 收集 | 整理、内化、沉...

  • 学习知识管理

    学习做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个很庞大的体系,对输出有很大的带动,师姐讲过,知识积累,那么知识管理就是...

  • 做笔记该用什么软件?

    知识的本质是分类,资源分类是项目管理,时间分类是时间管理,知识分类是知识管理… 最近忽然发现很多较少接触知识管理的...

  • 【笔记】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奔奔

    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管理系统 分享框架 个人知识管理的本质和层次 初级知识管理系统如何建立 个人知识体系构建...

  • 知识与知识管理的本质

    知识是指那些在特定情境下帮助特定的人展开认知活动的事实和信息。 事实不等于知识,命题不等于知识,信息也不是知识,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管理的本质——输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et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