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这句话是毕淑敏说的,用在她身上,也是恰如其分。
内科主治医师,实实在在从医二十余年;注册心理咨询师,曾就读北师大心理学博士;国家一级作家,著作等身。2007年以365万元版税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十四位。
不仅名字,相貌、着装也朴实得像邻家大妈。齐耳,并没有卷曲的短发,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服装,60岁年龄应有的皱纹、发福。

并不华丽的外表,没有影响到,她在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的女作家的坚固地位。
1.
她是贤妻良母。因而,她总是能够站在女性的角度,与读者交谈,平凡人的生活琐事。
《欣喜是自酿的》娓娓道来。告诉读者,不要躲在心里舒适区,为自己的平庸寻找借口。“快乐要自己找,幸福要自己寻。”
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读者,读得眼服心服:
如果作者没有始于17岁那年,去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十一年的坚持;没有二十余年的,内科医生经历;没有46岁开始,攻读心理学博士的决心与毅力,她一定不会有今日文学上卓然的成就。
所有获得成功的人,都是自我孜孜不倦的追求所得,所以“你是自己的世界的建造者,你的人生须有你亲手一砖一瓦的搭建”。
“深深的话,我们浅浅的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毕淑敏的散文中,有许多“幸福的秘方”,慢慢读《恰到好处的幸福》《幸福的七种颜色》《提醒幸福》……
原来幸福如此简单,我们何须舍近求远,漠视已拥有的幸福。而竭力抬头,仰慕自己达不到,别人拥有的幸福呢?

2.
她是职业心理咨询师。也就是因为曾经的内科医生、心理医生的工作,加深了她对人性的理解,为她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拯救乳房》是国内首部心理治疗小说。《毕淑敏心理咨询日记》《爱的回音壁》……这些作品直击读者的内心,给每一个或健康,或身体,或心里有病的人,一种生命的警醒。
“当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顶不住的时候,并不是最后的时刻,而是我们的精神崩溃了。”
“只要坚持精神的重整,坚持精神的出发,也依然可以找到它的出口,也依然可以坚持过来”。
她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讲述到一个事例:
一个女孩子,因为住在大山里,家离学校远,父母没有钱,自己的文具没有同桌的好,而牢骚满腹,怨气冲天。
毕淑敏告诉了她一个道理:接受无法改变的,把握可以改变的。文具的好坏,不会影响到试卷的优秀与否。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是要学会坦然接受不能改变的,不懈争取自己可能得到的。

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很多人的梦想。而毕淑敏可谓是真正的追梦者。
她已经去过全球七十多个国家,足迹遍布七大洲四大洋。
2009年,她与儿子历时100多天,行经数十个国家,乘坐“和平号”全球航海旅行。
2015年,她又持一张价值二万美金的单程车票,乘着铁轨上的邮轮“非洲之傲”,完成直面饥饿、皇帝、僧侣、狮子和荒野的迷之旅行。
她的奢侈旅行,与她朴素生活形成对比。不难看出旅行与她的热爱。




“旅行即身心俱远。人生纷繁,素履而往。看往事栩栩,祈今世粲然。”这是毕淑敏关于旅行的感悟,也是她解释自己热衷旅行的原因。
《美洲小宇宙》《毕淑敏母子航海环球旅行》《非洲三万里》……
当我们的脚步,无法抵达这些地方,就去触摸,她那一个个温和而有力的文字,体验文字,带给我们或喜或悲,或惊或险的感受。
去聆听,她那追根溯源的介绍,洞察她向我们打开的,那一扇扇未知世界的门。
王蒙称她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她太正常太良善,甚至于是太听话了。”
于万千读者来说,大家喜欢她,温婉酣畅的叙述;需要她,点拨迷津的案例分析;更愿意随她,一起领略世界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