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品格陶成 人物传记 生命教育
看着遍地的才艺班和网上的花式晒娃放学后的课程表,大概从学校随便拉出一个孩子大概都是多才多艺的,毕竟现在的哪个孩子如果没上过兴趣班或没有家长请过私教的话,在集体中多少会显得“鹤立鸡群”。而且现在奉行的快乐教育也让孩子们游走于各种才艺班之间犹如蜻蜓点水,样样行,样样不精通。而很多的才艺班为了留住学生,孩子为了赢得父母的赞赏,就需要短时间内展现成果,便成为了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效果不出彩,家长不满意,结局就是换下一家。鲜有家长会思考学才艺和报班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兴趣中如何持久的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
拿我家的娃举个例子,因为好动坐不住,又因为喜欢玩泥巴,在课余期间给她报了一年的陶泥课。小朋友上手很快,学的扎实,每次的作品在创作阶段都是又快又好又出彩,但作品晾干后的上色阶段,经常不小心使作品毁于一旦,机构的老师心疼孩子的创意,经常在需要上色的阶段邀请我陪孩子来上色,希望入窑的作品多一些。事实上其他的家长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我并没有同意帮她,而是继续由她自己在课上创作、损坏、再创作......
有一次,机构老师问我原因。我的答案是:她的创作我也喜欢,我也想家里摆一些她的作品,但是如果我帮她上色,她的手里依然没有轻重,依然不知道一个完整的作品是需要经过多次的失败,和很多心血才能完成的。本来这个课是她所喜欢的,她自己都没有气馁,我不能插手帮她“放弃”。而且真正经由她的手完成的成品经过烧制后,她会更加珍惜自己成功的体验。这也是我支持她来上课的初衷,并且我很喜欢小朋友在课上创作和上色时候的专注,这才是她一生的财富。

图画书信息:
作者:【美】杰奎琳·布里格斯·马丁(Martin,J.B.)
绘者:【美】玛丽·阿扎里安(Azarian,M.)
译者:柯倩华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
推荐年龄:5-8岁(大班;1-2年级)
主要内容:
这是一个真实的传记故事,威利·班特利很喜爱雪花,他的父母送他一台显微照相机,他就想出各种方法把看到的雪花拍下来,酷寒的温度无法冻却他的热情,残暴的风雪也无法阻挡他的脚步,他一直坚持到人生的终点,很终,他从一个单纯的农人变成一个雪的专家,人们因此称他“雪花人”。
作者简介:
作者:【美】杰奎琳·布里格斯·马丁(Martin,J.B.)
出生、成长于美国缅因州的一个农场上。她从小喜爱文字的声音,但从没想过成为作家。直到有了两个小孩,他们对故事书的喜爱和许多亲子共读的快乐时光,启发她的创作灵感。她至今出版十余种作品,得过许多奖。她被班特利吸引而感动的原因是“他在没人注意的地方看到美丽。他的理想,全心全意的坚持,视雪比金钱更珍贵,使他成为我心目中的英雄之一。”
绘者:【美】玛丽·阿扎里安(Azarian,M.)
从小喜欢印刷、木刻画。她也很爱雪。一九六三年和先生迁到佛蒙特州,经营自给自足的小农场。畜牧和园艺等农事活动一直影响她的作品内容和风格。她曾教过一间很好缺乏经费的乡村小学,给她许多自己创作教材的挑战和磨练。一九七六年,她以记录消逝中的传统农村生活为主题而设计的英文字母海报,获选为全州从幼儿园到三年级教室使用作品。她曾被提名角逐美国卷奖,一九九九年以《雪花人》获得凯迪克品牌奖。她一直用双手创造美丽的事物——在农场上和图画作品里。
译者:柯倩华
(暂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