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课间操时间,我和几个同事在操场上,听他们聊到一件事很让人气愤!
一个班主任老师谈到自己最近遇到的烦恼事:
由于七年级的同学做校服,班主任布置要收校服钱。一位家长在班级群里发了个红包,上面明确标示着“某某校服钱”,不料,这个红包被群里的一个人抢去了。班主任看到后,立刻艾特这位家长,让他退回红包,可是这位家长却置若罔闻。其他家长也在劝说,让退红包,可是没有效果。班主任就截了屏,发在群里,以示做证据。可是这个家长还是没有回音。班主任只好加他为好友,想私下沟通,可是对方设置有权限,没有成功。这位班主任要上课了。就暂时告一段落。
下课后,班主任再打开微信群,发现这位家长换了名字,依然是英文。班主任继续艾特他,但是没有效果。看来这个方法不行,于是班主任另想他它法,找到邀请这位家长进群的另一位家长了解情况。另一位家长说自己也不认识这个人,只是他主动加自己好友,说是这个班级的家长,让她邀请入群,后来这位家长就把他删掉了,至今也不知道这是谁。线索再次中断。
班主任没有办法,只好到派出所报警,可是派出所人说,这是没有办法找回的,况且涉及金额较少,不够立案。
这位班主任谈及这件事非常气愤:“一辈子还是第一次去派出所,而且还是这样的事,觉得自己一个也算是知识分子了,却被人骗钱,很丢人。这个人绝对是个惯犯,进群就是想占便宜的。”
这时,另外一个班主任也谈了自己的遭遇,过程竟然是一模一样:这一周一名学生的生活费也被人抢走拒还,也是由班级的一位家长邀请进群,用的是英文名字,不断变换微信头像、昵称……
两位班主任都打开手机看截屏,发现不是一样的,但是不排除一个人用不同的号进入两个班级群……
无独有偶,她们还说八年级也有一位老师也遭遇这样的抢红包事件,至今没有结果。这几个班主任老师被抢的红包合起来都500多元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明显看出,由于微信进群人员审核不够严格,没有实行实名制,这给了不法之徒钻了空子,给家长、老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样的抢红包真是不道德,和抢劫有何不同?而且,你还是进到学生班级群里,给孩子们又是怎样的坏影响?假如你真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家长,你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
同时,也提醒班主任再收费的时候,告诉家长不要在群里发,可以给班主任发私包,或者,班主任在群里发个自己的收钱二维码,让家长扫描付款时标上孩子的名字,减少这样的损失。
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也带来了许多的不利。希望我们提高警惕,拉人进群需谨慎,谨防网络欺诈伤自身!
后记
今晚, 有一位家长说这是微信隐身抢红包外挂。我们要引起重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