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窍"这事儿大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除非是变化突然太强烈,对比太鲜明,搞得反差实在是太大了,以致人由谷底越上高峰,或是从高峰摔下深渊而醍醐灌顶。但一般我们不曾见谁飞黄腾达的时候还“开窍”的,毕竟静才能生慧。但不管怎样,“开窍”都需要有一个助力。
但只有助力还不够——有的人一点就通;有的人你不管怎么指点迷津,他就是不解。所以,光有打火机没有燃料可不行。
很多道理真的是相通的呀!中医上说补肾,最好在孩子小时候就打好基础,因为刚出生的孩子容器大小几乎一样(本人一贯坚信“性相近,习相远”),这时如果扩大他容器的量(这里请不要误解我的用词,我是反对一切不人道的行为的,孩子肯定是要在关爱中成长的,被放任的小草固然很强壮,但也会长弯,所以孩子需要不时的加以引导和纠正),那将会对他一生的体质打下良好的基础(至少到时他老婆不用叫他去买六味地黄丸^_^)。
我曾经看到一个电视节目,说的是日本的几名选手去参加美国的热狗吃货比赛,其中有一个年龄二十左右的日本小伙子获得了本次的冠军,当时美国人真的无法想象这个瘦瘦的年轻人居然以悬殊的成绩胜过了他们的大胖子。那美国的医生就分析告诉他们说,他的胃容量已经相当于好几个人的胃容量之和,且他的胃非常具有柔韧性和弹性,这是他以前在日本国内大量比赛时导致的结果。
我们知道很多有深厚素养的学者和伟人都从小看了和记忆了很多经典的书籍,比方我们熟悉的胡适和毛主席。你仔细回想自己突然来灵感的时候就知道,没有前面的经历和认识做铺垫,你根本不会联想起来,哪怕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和展现在你的眼前你都会视而不见!何况很多东西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所以,对“小孩子要不要背诵和记忆经典”这个问题,我已经很清楚地表态了,这是人人都可以拿亲生经历和感悟来做证的事情。既然道理是没有错的,那最终就在于使用他的人和方式方法,如果你最后成效糟糕,请不要反过来又说道理是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