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原理

作者: remove_refine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18:48 被阅读0次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1938)曾在特制的实验箱内研究了白鼠的学习。箱内装有一个杠杆,杠杆与传递食物的机械装置相联,只要杠杆一被压动,一颗食丸便滚进食盘。白鼠被放进箱内,自由活动,当它踏上杠杆时,有食丸放出,于是便吃食物。它一旦再按压杠杆,食丸又滚出,反复几次,白鼠就学会了按压杠杆来取得食物的条件反射

斯金纳将这种条件反射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以区别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或应答性条件反射)。由操作性条件反射所构成的行为叫操作行为。操作行为的形成过程叫操作学习。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操作性行为形成的重要手段并进一步提出操作学习的基本规律即: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则这个操作的强度(反应发生的概率)就增加。

在白鼠的学习实验里,食物是一种强化物,它总是伴随着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反应之后出现,并使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不断被增强。可见,强化总是伴随着反应之后而出现,强化与反应之间的这种依随关系被称之为强化的依随性。

与强化的依随性密切相关的一个现象由普雷马克(D·Premack,1965)提出,叫做普雷马克原理,即一个经常出现的或较喜爱的活动可以作为强化物去强化一个较少出现的或较不喜欢的活动。普雷马克原理也被叫做“奶奶的规则”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后你就可以吃甜点。”

相关文章

  • 孩子是先写作业还是先玩

    一、 什么是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原理是(Premack)是普雷马克在1965最早提出的。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

  • 普雷马克原理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1938)曾在特制的实验箱内研究了白鼠的学习。箱内装...

  •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普雷马克原理13

    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这一原理被称为普雷马克原理,也称为祖母原则。 在与...

  • 关于祖母原理的思考

    记得心理学课上学过一个祖母原理,学名叫普雷马克原理,简单的说,就是用孩子喜欢干的事情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刺激...

  • 普雷马克原理--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

    普雷马克(Premack)原理就是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

  • 普雷马克原理——用祖母的法则强化孩子

    普雷马克原理又称祖母的法则,即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 用高频的活动(喜欢的活动)强化低频的活动(不那...

  • 《伍尔福克心理学》读后感8

    1.普雷马克原理指出,高频率行为可以成为低频率行为的有效强化物。也就是说“先做该做的,再做想做的。”要为学生选择适...

  • 勇敢传说 | 剧本分析

    导演: 马克∙安德鲁斯 / 布兰达∙查普曼 / 史蒂夫·普切尔 编剧: 布兰达∙查普曼 / 艾琳·梅琪 / 马克∙...

  • 要我帮忙吗?我自己有工具

    导演: 让-马克·瓦雷 编剧: 布莱恩·斯普 主演: 杰克·吉伦哈尔 / 娜奥米·沃茨 / 克里斯·库珀 / 希瑟...

  • 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8天

    今天我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一辑教学中的心理效应第13节、14节 这两节主要是讲了普雷马克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普雷马克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sm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