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伶俐
上周日,无戒老师在第四期90天写作训练营里点评了我的文章,肯定了我的优势,指出了不足的地方,也为我指明后续写作的定位和方向。再次向无戒老师致谢,真是很中肯、很敬业的好老师。这期课程结束后,我打算继续跟老师的课程,力争把文章写得更流畅。
经过老师的点评后,我也开始思考我在简书上写作的方向。老师说,往书评和育儿经方面深入地发展,这个方向是热点,也是最容易变现的。感谢老师,只是,比起变现,我更希望自己首先是一个有趣的人。
为了不急功近利,也缘于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某个原因,我最近四天都在写“故园之恋”系列——那些放在心底“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人与事,为那些故人赋予他们应有的意义:人都是有来处的,不应该忘了自己的根。
昨天一个朋友跟我说,她读《怀念奶奶》,读哭了,“下次回去祭奠奶奶时,请带上我的问候,谢谢亲爱的奶奶......愿岁月温柔待你,你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姑娘!”我当然知道她是爱我的,无关紧要的人,读了就读了,谁会在意作者的内心世界是怎样,谁能透过文字去疼爱一个人呢。
当然,这不是我想表达的重点。与往事道别,与自己和解,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是心灵的成长。写出来,便放下了。写出来,更清晰地指导前行的方向--我原本就是一颗小小的太阳,不仅能自我取暖,还能照亮他人。自己应该赋予过往以意义,为告慰逝者,为还活着的人,你需要执著于追求自己人生的价值。
昨晚又写了两篇“故园之恋”系列的文章,但我最近不打算公开发布。对于活着的人,用文字记录,并不是最具建设性的思路和做法。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让他们的“生活”过得如“日子”一样?
反思了一下自己最近的时间安排。报了写作课之后,在简书上花的时间有点多,一方面是日更,不过若不去刻意追求定位与方向,不刻意去追求文章的质量,日更对我是一点压力也没有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变为写作的素材,这个能力,我还是具备的。另一方面,花了太多时间去浏览简书上的文章,这件事应该要改一改,要把它放回一个不那么紧迫和重要的位置。
因为时间安排不合理,影响到了静心阅读。今天开车上班的路上,我问了问自己的内心:多几颗简书钻对你很重要么?如果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成长上,是不是可以不去看几百人的群里不断刷屏的信息,因为百分之八十都是废话啊。
于是,我决定,还是随自己的心去写。写作技巧重要,不为取悦别人,也不为取悦自己也很重要,我只想做一个至情至性的记录者——为那些平凡日子里不平凡的意义。
我对自己说,随心去写吧,先写满五十万字。为爱好赋予坚持的力量,为坚持赋予更长远的意义。
如此,粉丝多与少,点赞有几个,便不再重要了。把对那些虚无的浮名的追逐变为对自己初心的坚守,简书变成什么样儿,我都还得是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