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察永澄50天”实验记录@空空

“观察永澄50天”实验记录@空空

作者: 空空晓语 | 来源:发表于2017-07-14 08:14 被阅读9次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1天#

永澄:打通的喜悦!我的自我管理系统升级简史

留言:#观察永澄50天实验-01天# 【推文内容】展示了老大自我管理系统不断升级的历程,特别是自2017年2月以来老大的认知疯狂升级,历时5个月将包含认知系统、方法论系统和工具系统三大体系的自我管理系统彻底打通。【感受】看到自我管理系统各个版本图,很高兴终于不再像首次见到时那样蒙圈、焦虑了。在CEO课程学习了方法论,通过实践每个环节,抄写个人成长模型,跟踪学习老大三观体系构建过程,对自我管理系统有了较深入的认知。【关联自己】首先建立模板和流程库是节省时间、边际成本不断递减的事,必须要持续地有意识地积累、做下去;其次,标准提高两个维度,站在更高的视角思考问题,采取行动,站在高手的角度去想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猜测】7月4日推文中提到会送出和跃迁有关的福利,"告诉我们基于范式变化的认知跃迁、基于势能拉升的赋能方法、基于能力上限的目的把握、基于前人经验的高效探索,究竟是怎么实现的!"而自我管理系统是用来帮助跃迁的,期待后续的深入解读。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2天#

永澄:最近很火的那个词“跃迁”,到底是什么意思?

留言:#观察永澄50天实验-02天#【推文内容】从定义、案例和隐喻三个部分入手解释了跃迁究竟是什么,跃迁是一种发展变化的非连续性,通过爬楼隐喻,让读者获得更加直观的想象感受。【关联自己】老大在3月大量开始提及跃迁,能够看到老大已经跃迁到下一个非连续阶段,能量级别跨升。老大正在身体力行的验证跃迁,而作为追随者我的三观体系也被颠覆刷新,学习、模仿和践行价值观(本质导向、理性决策、资源共振和高概率正确),为跃迁做好准备。只有体验过,才会理解非连续性。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3天#

永澄:到底什么才是低水平的勤奋?

留言:#观察永澄50天实验-03天#【推文内容】列举爬楼模型的4条重要观点,用爬楼可能结果展示了低水平勤奋的表现,分析了低水平勤奋的原因即层次提升后仍然依赖下层路径,最后指出了摆脱低水平勤奋的关键是跳出系统看待能量级别提升的问题。而跳出系统的套路有认知跃迁、大神助力、黄金思维圈和对照高手。【关联自己】1.作为财务部门员工,一直想提高自己财务管理能力,入职5年来通过做报表、分析报告、行政管理等基础工作,基本熟悉了公司各项财务管理业务,但是总感觉自己的对于财经方面的思维水平没有得到很大提升,总是停留在业务表层而没有把握本质规律,没有关于财经的知识体系。这段时间在老大的推荐下学习《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薛老师系统地展示经济学知识体系,对一个个经济学概念进行生动的解读剖析,直指其本质,让我豁然开朗,打开了我的视野,好像找到了通往上层楼梯的线索。2.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有自己的使用场景和边界,在边界之外的问题就要调用黄金思维圈+假设校验来进行思考。当然还可以求助大神、对标高手等等。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4天#

永澄:为啥我要去霸占整个机场?

留言:#观察永澄50天实验-04天#【推文内容】老大在赶飞机模式下亲身示范“秩序感”,并谈了秩序感的重要性,拥有秩序感可以掌握自己的注意力,过滤信息找到重点,与陌生人进行大规模协调,与世界进行强力耦合。【关联问答】为什么要谈秩序感?秩序感和跃迁有着密切的关系。秩序感的定义是自己内心对于某一确定目标按要求和标准达成的自我要求程度,它的价值是帮助高效走到两块非连续板块的边缘,跃迁至下一非连续性板块上发展。秩序感缺失带来的影响是什么?之前定了做日签、超模、公众号留言等积累势能的计划,认真执行了一段时间,同时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了,每天都能够将老大的三观体系的知识学习调用起来,想清楚看明白,把握住各个领域重点方向,内心秩序感很强。后来开始断续执行,陷入每日事务性工作中,内心的秩序感被消磨,注意力分散,很容易受外界影响,投入产出效率非常低。现在我开始慢慢赶上进度,争取完成观察实验!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5天#

永澄:你之所以那么慢,就是因为你从来没有慢过!

留言:#观察永澄50天实验-05天#【推文内容】老大通过“思考快与慢”共读活动亲身示范什么叫“慢下来”,并论证了“慢就是快”、“少就是多”两个重要道理。慢就是快:在关键的地方慢下去,得到快的结果。少就是多:不断思考如何可以让自己做少得多。【关联自己】曾经慢就是快的体验:1.学英语时,同学都在忙着做大量的试卷题目,我当时不知受了什么刺激,自己抽时间把某本语法书还有一本经典题库啃了下来,同时还形成了一个错题本后来反复看。就这样英语成绩突飞猛进,排名一直前列。2.学习会计,因为是零基础,对科目和记账完全不熟,就把一本书的分录还有要点跟着抄写下来,别人看到了还说抄没用,当时学的很慢,抄了也好像没记住,反正还是坚持抄完了。后来考试的时候发现写分录的时候一点都不卡壳。3.留言公众号其实也是一件很花时间的事,有时候看过了如果没有留下痕迹,那就真的不会写入长时工作记忆了,老大曾经说过容易忘记就要反复看,这也是个慢就是快的例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察永澄50天”实验记录@空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qw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