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散文想法
学业将肄,该长大了

学业将肄,该长大了

作者: 蜉蝣舟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22:34 被阅读68次
背影

文/安若木槿

大三下期的期末,我很悲伤。

考试开始之前,我又和那个臭男人大吵了一架。每次,碰到这种情况我都要过一段寝食难安的日子;这几乎成了我们之间吵架过程中的一个定律。吵完,我就处于这样一个状态之中:到饭点胃开始以疼痛的方式叫嚣着饿的时候,嘴巴却一点食欲也没有;头疼眼涩,很想睡,爬上床却怎么也睡不着,半夜里总醒。伴随着这些而来的,是难以消解的自我厌弃。总之,负面情绪快爆棚了。

那天,带着姨妈痛勉强复习着,到中午,室友换好衣服准备去买饭,问我吃什么。我第一反应是没胃口,想了半天,点了碗银耳莲子粥。刚喝了两口,另一个室友说自主实习的名单出来了,没有我。虽然早就料到会是这种结局,但看到名单的那个瞬间,我还是有种天塌了的感觉。还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产生那么强烈的轻生的想法,虽然它刚一产生就被我掐灭了。逼着自己继续复习,却什么也看不进去。

大三的期末,不论是校方还是我们自己,都需要着手准备下学期实习的事了。我们是师范类专业,实习大致可分为三类:学校统一安排的教育实习,跟学校老师进中学当实习老师,为期八周;顶岗实习,到中学顶替请假老师的工作,直接上讲台,有工资;自主实习,实习结束之后上交相应材料即可。

其中教育实习需要占去班上半数名额,而自主实习名额每班只有十个左右。除教育实习外,其他实习方式,尤其决定考研的学生才能报的自主实习,是按成绩来决定最终能否被批准的。

我大二下期就在考虑是否考研的事,大三上期就把心仪院校的参考书和复习资料等东西买好,并开始用课余时间看这些教材了。所以这学期填写相关表格或进行意向调查的时候,我都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与考研有关的一切。但当我看到相关文件里显示每个班自主实习名额只有十个左右,并严格按照成绩进行筛选的时候,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从小,我就是个和“学霸”这个名词没什么缘份的人,对学习谈不上热爱,只是几乎每个同龄人都在学校里读书,而我,也被送去读书了而已。初中阴差阳错进了年级的两个重点班之一,然后混迹于各种重点班直到中学毕业,进了现在这所大学,读了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的成绩,依旧如中学时代,常出于班级中游,有时甚至偏下。大学里的考试,若是及格万岁,对文科生而言,考前一周的时间,足够了。

一直以来,我也不注重什么学习方法,也没认真在学习上费过多少功夫。懒散,习惯成自然。所以,当我某天心血来潮,突然想要朝着“学霸”这个词前进的时候,顿时就懵了,不知该如何是好。我们的期末复习通常以背书为主,不少东西是需要死背的,一碰上这个我就头疼,忍不住偷懒。偷懒的结果自然是没有什么好成绩的,然后我在成绩出来后的泄气中放任了自己的懒惰。反正学霸的光环对我而言没有多少吸引力。

真正开始想要好好学习,是从大二上期开始的。当代文学史老师总在讲课之余总劝我们多读书多写作,在临近期末的某堂课上,我被她说动了,开始试着写一些短文,以记录自己的思绪为主。我从小学开始几乎就是孤身一人,没什么朋友,父母也没时间管,又没读过什么课外书,整天浑噩度日,觉得自己仿佛是个天外来客,对生活不曾认真观察过,也就没有多少感想。为了在写作的时候有东西可写,我开始试着认真观察自己的生活,然后,生活突然变得丰富了。

那是我写作热情最为高涨的一个时期,尽管临近期末,每天都有不轻的背诵任务,我却满脑子“灵感”,想着怎样更迅速地把充斥于脑海的那些“发现”和“思考”写下来,变成文章,分享给我日渐增加的读者们。那种胸中充斥着写作热忱的感觉,现在想来都还觉得十分怀念。只是那时候写着写着,突然发现自己很多事情想写,却又无法将想要表达的东西说清楚;便意识到,我该多读些书了,就顺手翻开了一直在桌上积灰的《瓦尔登湖》。

仔细想来,这本意义重大的散文对我最主要的启发有两点:第一,人生属于自己,所以人生方向要自己去寻找,人生的道路要依照自己的意愿一步步走出来;第二,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一辈子能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就很伟大了。这两个观点支撑着我在不断陷入各种思想漩涡的情况下,坚持着依靠本心地判断而作出决定,跌跌撞撞地一路走到现在。

学校对于自主实习的相关规定于这样的我而言,就是狠狠地一闷棍,一棍下来,撕心裂肺。撇开自己这两年的所有努力,用校方的标准和世俗的眼光去衡量自己的时候,我忽然难以承受那样的结果:一个没心没肺不修边幅的,黯淡无光的平凡女孩。似乎是因为自己一直都笨笨的,什么都做不好,所以害怕承受别人的期待,干脆把大部分注意力缩回自己的小世界。

我也说不清自己是不是一直以来都在逃避,逃避面对这个世界许多条条框框的标准难以达标,显得不够“优秀”的事实;才会想要织出一个茧,窝进去,把自己藏起来。但我对许多标准的怀疑是真心的,想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也是真心的。

在思考什么是“成长”时,我曾说过:“成长是一个不断从自身走出来,学着去理解、体谅和关照他人的过程。”这是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出发去说的,而让这个概念回到它本身,我想成长应该是一个学会从自身走出,去了解自身以外的世界,在进行与外界的一切交往的同时不忘反观自身,不断朝理想的自己靠近的过程。

自从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该怎样去过,我便渐渐想清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很难独活,所以为了适应社会,成年人在很大程度上会被剥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权力。我知道过完十八岁生日之后,自己就会被归类为“成年人”,要学着从自己的小世界走出来,直面外面更大的世界;但我还有“大学”这个保护罩,它给了我继续孩子气下去的机会。不过,我把自己圈起来的初衷并不是为了保持那种任性妄为的孩子气,相反,是为了更好地成长。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忽然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以为的那样无趣和狭小。这个世界很丰富,尽管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不像小说电视里的那样曲折离奇、丰富多彩,但仔细观察,平淡之中也有很多微小细腻却动人的东西;这个世界很宽广,所谓宽广指的并不仅是空间上的辽阔,更是思想文化上的繁荣。当我试着走出以本能的知觉出发的视角,试着从更多角度,更为全面地去观察生活中许多事情的之后,反而陷入了很深的迷茫。

对于同样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不同的面;以不同标准评判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于同样一个人,处在不同的关系会接触到其不同的面;而对于同一个人的同一面,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评价。……在抽象和具象之间不停地反复思考着这些问题,我渐渐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简单的生活其实特别复杂。而在信息技术异常发达的今天,几乎每个人都有在互联网平台上表达自我的机会;这使得这个世界显得异常嘈杂,而它无疑会加深人的迷茫。

我曾经很虔诚地想过,我要多读书,多学点东西,这是不错的。但是具体读什么,学什么呢?这是个问题。而更大更抽象却更本质的一个问题是,从各个角度来说,到底什么才是“好”的呢?自发现很多事物从正反两个方面都能够自圆其说之后,我开始不由自主地怀疑一切观念性的东西。那种一颗心被悬在半空没有着落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异常难受。为了让悬空的心落下,我渐渐画了个圈,把自己锁在里边。

画这个圈的初衷很简单,隔绝这世上嘈杂声音里斑驳的思想观念,去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它不一定要多奇怪或多独特,但必须以我自身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通过我自身的思考总结归纳而出。因为我要过的是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任何既定观念的附属品。我花了很长时间消化并认同了老师们课堂上常说的“文学是人学”的观点,并以之为突破口,以观察自身的感受与体验为主,观察外界人事物的发展变化及阅读为辅,开始了对“人性”的探索。

人是人类社会的最小单位,也是人类社会的主体,只有弄清楚了什么是人性,才能真正明白,作为一个人,自己该怎么做。

“人性”是个很大很深的课题,各个领域关于“人”的研究都无法躲开它。我花了近两年的时间,从浑噩的生活中走出,观察、体悟、思考、写作,终于摸到了门;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文学的兴趣渐浓,愈发坚定了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可就在这个时候,我亲爱的告诉我“文学就是生活”的老师告诉我,你要获得能让你更安心考研的自主实习的机会,就必须有很好的期末考成绩,尽管这样的考试,基本上是考核学生的快速记忆能力。

在觉得天塌了的那个瞬间,我那点觉得自己不流俗的骄傲被击垮了。好像,我的文学道路还没开始,就已经被阻断了前路。我开始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一直以来都错了,不仅错了,还错得很离谱。复习政治的时候,看到马哲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观点,情绪的影响使得脑子里混作一团的东西,渐渐变得清晰了起来:我作茧自缚的初心源自对外界标准的不够信任,实质是主观上对外界生存环境和评判标准的疏离;但在客观上,我与外界的联系仍是紧密的。当我达不到外界提出的某些要求时,就无法得到达到相应要求能够获得的好处。

一个人到底是坚持自我还是迎合“世俗”?这是一道宽泛而难解的题,二者应当是对立统一的。过于坚持自我会导致视野的狭隘使人看不清现实,而过于放弃自我又会使人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我一直惶恐地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大概,暂时是是败了的。

后来我不甘心,给负责我们实习相关事宜的老师发了条长达千字的短信进行申诉,主要观点是“仅以期末成绩作为评判能否参加自主实习的标准并不合理”。老师也很耐心地回了我一条不短的,他肯定了我观点的合理性但也表示了自己站在院方角度不得不严格控制自主实习人数以及不得不把分数当做唯一标准的无奈。事实上老师短信里所说的一切我都考虑过了,再给他发这样一条短信不过是不甘之下抱着试一试的侥幸心理。而他对我短信的耐心阅读和认真回复,浇灭了我心中那缕带着几分执拗的怨气。

常常,某些事刚发生时,会让人产生一种天崩地裂的幻灭感,但稍隔一段时间再回头反观,或许又觉得,其实也没什么。但这次实习安排的事,就像一口钟在我头顶撞响了,似乎是在警告我,不能一直孩子气地窝在自己画定的小圈圈里,该走出来直面现实了。

相关文章

  • 学业将肄,该长大了

    文/安若木槿 大三下期的期末,我很悲伤。 考试开始之前,我又和那个臭男人大吵了一架。每次,碰到这种情况我都要过一段...

  • 该长大了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 不准情绪化 不准偷偷想念 不准回头看 你要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 你要听话 不是所有的鱼都...

  • 该长大了~

    这几天正值春节,自己想着终于可以只顾一头了——家庭和宝宝……从腊月22那天下午放了假,我就陪着闺女睡了一下午,说真...

  • 该长大了

    1 这两天似乎全宇宙都在齐齐向我发出信号,告诉我,到了该做出改变的时间了。 自两年前毕业来,我在找工作与换工作当中...

  • 该长大了

    上几天还是把电影《春娇救志明》给补看了。作为系列电影的第三部,当初听到这个名字,尤其这个”救“字,一脸疑惑,这是要...

  • 该长大了

    毕业也三个月了,马上也要出实习期了。这三个月困扰我的工作原因并不是很多,而是自己的个人问题。 今年22岁,除了...

  • 该长大了

    这几天,被悲伤的情绪笼罩,走着走着,就又回到了这个问题上: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要的是什么?内在出现了...

  • 该长大了

    你已经长大了,别让别人承担你的负能量。 01 8.13号,我急急忙忙的从石家庄逃离,带着满身的疲惫和病逃离了,第一...

  • 该长大了

    是时候长大了,这是我最最不愿承认的一件事。当妈妈说:你别在跟小孩一样了,你大了。我就会反驳她,我还...

  • 该长大了

    最近 你和很好的朋友 ,你很生气,气他的口不择言 ,气他都不给你一点余地。 可是转眼想想,自己的错,自己总是因为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业将肄,该长大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tp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