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曾国藩
前 言
有道是:学史明理、学史明志,为何要学史?因学史确有其必要,有诗云:
炎黄二帝创华夏,
五千年岁大中华,
岂能不知厚史重,
愧对祖先笑掉牙。
故,学史懂史知史,应是每个华夏儿女的必修课。
那么,如何学史更容易呢?前人也整理了不少的学史诀窍,也有流传比较广泛的。现也录下,供朋友们参考:
盘古开天神话传,
三皇五帝数千年。
炎帝黄帝华夏祖,
尧舜禹王位让贤。
夏商西周奴隶制,
东周列国变封建。
秦汉统一开疆域,
三国纷争起战乱。
西晋东晋南北朝,
隋唐疆域又扩展。
五代十国闹割据,
宋辽夏金归大元。
明朝船队下西洋,
清朝锁国被破关。
民国内战加外战,
人民共和开新篇。
又如:
三皇五帝夏商周,
秦汉三国两晋忧,
南北隋唐五代尽,
宋元明清帝统休。
这些,都为我们今天学习与熟悉、甚至背记历史提供了很好的捷径和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活、生产,繁衍生息等所经历、所积累下来的历程,是文明的一部分。
中华文明是什么?当然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成果!而且又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之文明,当然更令国人引以为傲!尤以当今,风调雨顺,国力强大,国泰民安,深以为,都是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滋养所致,是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勇敢所赐,更是央央大国的国运所致!
当下,全党学党史、国史的热潮,无形中带动了全社会学历史的热度。也因国际国内局势发展,让人们多了很多思索: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现在正处于什么状态或阶段。越是熟悉历史,越是对历史人物与事件感兴趣;越深入了解历史,越能感受到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不轻松,都能体味到每个朝代的更迭都几乎充满着腥风血雨;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创业史,用金一南教授的表达就是:《苦难辉煌》!
窃以为,通过学习历史,可进一步熟悉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感受与体味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哺育、教化、愉悦、滋养等功能。也使人感受到,通过文字不断地验证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博大胸怀、思想光芒;通过文字,不断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尤其是文字所传递出的优美意境、表意的准确、思想的深邃,越发地展现出其无穷之吸引力与感染力。
为何选择晚清这个纷争的历史断面?主要基于如下思考:一是这个朝代的消亡,结束了中国长达三千年的封建王朝;二是至五四前基本属于旧文化(传统的传统文化时期,与所谓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相区别),是一个对其前期历史文化的汇聚与总结;三是中华遭遇了三千年之未有大变局的剧变期;四是选取曾国藩这一中国古文化集大成者作为切入点,去感受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核心内容,扬弃地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五是以痛定思痛的觉悟思考当下的世界观;来宏观地理解国际观、大国地缘政治,理解又一个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历史判断;理解国家与民族的未来选择等。
是故,开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