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去武大考试,7点就到了,9点才考试,但是人都到了,要不要吃碗热干面,还有点早,而且脑袋有电混沌,在蔡林记门口思忖了半天,还是进去坐坐吧,有点疲软。
点了碗热干面加一碗蛋酒(米酒加鸡蛋花,做法是先把一个鸡蛋打碎,然后用开水冲泡,成了蛋花,然后再倒入米酒),找了个位置坐下。
不一会儿两个哥们也各自端了一碗热干面在我这桌坐了下来,听他们聊天,其中一哥们应该是过来武汉出差的,因为对很少来武汉,以为武汉已经够热了,结果没带外套,早晨还受了一点凉。
看着眼前的热干面,这哥们对着他同事说,吃不下,太干了,他同事说拌一拌就好了,地下有汤的。
外地人却是很难理解武汉的早点,我记得毕业后第二年去了北京,在北京待了一年后从北京回来,刚开始也很讨厌热干面,主要是花生酱有电腻,让我有点反胃。
一段时间过后,这种情况却一去不复返了,从开始慢慢尝试到后来每天都会在公司楼下面面具道,点一碗热干面,这样的早晨节奏直到我从武大圆的这家公司离职也没变过。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样的感觉,我觉得热干面是武汉的特产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外地的热干面没有武汉正宗,另外一方面恐怕还是与武汉的气候有关,你倘若来不是湖北人,偶尔来武汉玩,那我劝你“过早”别吃热干面了,这可能对你来说是一个不好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