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岂不知当三个男人同常一台戏时也很精彩。
话说二十年来的每年正月初六,老公是一定会去郑州的,为了他那些客户能准时开业作准备。而2020年的正月初六,他却被疫情拘禁在家,继续感受着春节的温馨,继续作一家人的煮夫,享受着天伦之乐。

2月的某一天,接到一个被他呼作秦总的电话,商量投资事宜。二十年了,老公一直在外打拼,真的不容易:白天黑夜,风里雨里,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我一个人在家看着两个孩子也很艰难。我们两个都承受了数倍于他人的辛苦,幸亏妈妈不离不弃的守护,我们这个家才一路坎坎坷坷、有惊无险的走过来。所以两个孩子特别爱姥姥,而姥姥也把无微不至的关爱给了孩子们。
因为疫情封路封村,郑州郊区的厂地无望进入,面对客户的一直催促,老公决定回归故乡,与秦总见过两次面后,便要与不甚了解的秦总合作。我觉得他有点病急乱投医,提醒他是否先打听一下此人的为人处世、经营能力,可老公却说不用了,他会把握好分寸。因为我们两个、甚至包括孩子在内,都是各自奋斗在不同的领域内,在专业领域彼此尊重对方,互不干涉内政成了一条约定俗成的规则。罢罢罢,谁的领地谁做主,就让他说了算吧。

3月1号,老公起草了一份协议,三人读过后,同意后开始生产。老公是92年郑州牧专食品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有理论;又曾为当年的河南烧鸡罐头厂的新产品开发立下汗马功劳,再加上下岗后二十年的多地打拼实战经验,还有像他不开快车一样脚踏实地的品格。尽管你永远别奢望他像个大企业家那样妙语连珠、八面玲珑,但你也不用为他做事不靠谱担心,核算价格、出钱出力还是可以的。经过3个月的努力,解决了厂里设备不齐,理顺了工头与老板的权力对诀和工价的较量关系,处理了供应商的退货和次品等问题,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初见云霓:生供销简单模式基本形成,并且也给附近村民提供了很难得的就业机会。
可是,人生到处都是舞台,每个人都在唱戏。有的人是红脸好汉,有的人却是草莽英雄;有的人忠肝义胆,有的人却是奸佞小人;有的人在努力向前拉车,有的人却在使绊子向后拉。外部矛盾好解决,内部合作者有问题却是难以接受。温和的老公曾选择过忘却外界的嘈杂修炼两天,我也看着他的合作觉得真累,有种鸡鸭同笼的感觉,觉得特别无趣、无味、甚至无聊。可他,却又不轻言放弃,希望以自己坦荡的胸怀化解猜忌,用自己磊落的行动消除疑虑。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好在,老公不贪心,知进退。
好在,经历过暴雨的老公对这点风雨不敏感。
好在,雨过天晴,新路就在前方。
我们告诉彼此: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我也告诉自己:只须陪伴,风雨同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