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一:
——这个任务需要你去完成。
——好。
对话二:
——你必须在周五下午2点前完成这项任务。
——好。
对话三:
——我需要这项艰巨的任务在周五下午2点前完成,你能做到吗?
——能做到。
如果你是布置任务的领导,你会选择哪种对话方式来和下属沟通呢?
毫无疑问,你会选择第三种。
第一种,没有明确的截止日期,要知道,截止日期是第一生产力呀,回想一下,我们上学时候的作业和论文有多少是在最后几天完工的。
第二种,这个是我们工作中常见的问答模式,非常日常、例行公事。带有命令的含义,完全是单方面的要求。虽然我们也会按期完成,但明显是按照上级命令完成任务的心态。
第三种,带有明显的激励作用,你勤奋工作的原因就不再是因为他的要求,而是为了你自己。这是一个你可以感受到的区别,你为自己的工作写下了保证书。
最后一种方式,是在新能源、航天、电动汽车领域功成名就的美国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在充分发挥员工价值,激励员工如期完成任务的管理技巧。这个技巧能引导他的工程师自己掌控交付日期。
如何激励员工,管理学上有很多种方式,我一直想找一些日常实用的方法和技巧。激励,其实是通过一些方式方法影响到其他人的言语和行为,产生自己想要的效果。而这个方式方法,需要不断的摸索实践,才能起作用。
在《乌合之众》里,有一个激励方式是:断言,重复。断言,是简短而有力的话。重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做。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成长阶段不同,你耳熟能详的,可能他人闻所未闻。如果你需要把一个陌生的东西介绍给别人,还希望别人吸收并实践。那么,除了重复别无他法。重复,才能告知他人这个事情的重要性。
比如,我们小时候是怎么学会从1开始的数字的,老师不断的教我们发音,用图像和儿歌告诉我们:1像铅笔直又长,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两道弯,4像小旗随风飘,5像钩子挂半空,6像哨吹一吹,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扭扭腰……等我们能认会读,我们还得一遍遍的写,可能光写3就需要写3页,我曾经翻看过我小时候的练习本,有些3写了很多遍,还是口朝下趴着的。
其实,我们的大脑接受模式和小时候没什么差别,遇见新的理念和方法,也需要反反复复的大量练习、纠正,才能真正在各种场合不犯错的习得。
还有一个例子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广告,我能信手拈来的有央视的恒源祥,羊羊羊;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就送脑白金;vivo X3智能拍照手机,照亮你的美……即使一个无心留意广告的人,也能轻易顺口溜出来。在你需要做选择时,在你身边的人已经选择了这些广告的产品时,轻易的,你就也想试一试这种选择。
我是一个对梳妆打扮不太上心的人,但我有一个关系好的同学,隔着几千里地,每次都在电话里、微信上不厌其烦的督促我要注重外在形象,还经常说:我知道你的内在美,但其他人不知道呀,你五官挺好看的,就是皮肤需要保养。Balabalabala。可以说,细想起来,她的话就像唐僧对孙悟空念得咒语一样在我耳朵旁回响。我基本上都是口头答应,心理也认可,就是不采取行动。
直到,我去了北京见她。她一门心思在我们每天出门high之前,在我脸上涂抹涂抹,还给我介绍化妆的流程,哪些产品不错。我也切实感受到,嗯,化妆后的自己确实也能让自己赏心悦目(呃,不小心自恋了下)。
不得不说,她的耳提面命,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而我瞧着她收拾的明丽动人,也验证了好好保养的重要性。从此,也对收拾自己上了点心,不止于口头答应,而是付诸了行动。
由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除了重复外,以身示范的作用。
职场中,仅仅靠职位权去激励他人,基本上很难达到效果,我们通常会因为职务之分服从安排。但这种方式,通常不是我们想要的激励方式。这只能让一个人干活,而不能让一个人干着活还很开心、带劲。因此,作为一个领袖,还需要提高自己非职位权的影响力,比如专长权、个人魅力等等。
埃隆马斯克的沟通技巧也是非职位权影响力的一种方式。除了沟通,我认为,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榜样是影响力最大的一种,也是激励最有效的一种。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同样,领导也是下属最好的老师。
很多时候,你的行动胜过你的语言。英语中也有一句名言: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如果你言行不一,或者自身都没有很好的践行自己整日宣扬的理念,那还不如闭口不言。这个时候,你一旦说出来,反而是啪啪打脸的行为。自己都没有做到的事,是不能产生影响力的。正如当下的教育问题,很多孩子控诉家长:你都玩手机,凭什么让我学习?
可见,激励不知在职场中,还无时无刻不存在于生活中。这是一个需要长期修炼的课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