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什么是真正的互联网产品?
产品是一个可满足市场用户需求,可创造持续价值,商业模式清晰的常变载体。
产品经理,则是在该过程中落地执行,解决问题并寻求创新的一群人。
上述产品定义中有4个核心的点,分别是:满足用户、创造价值、模式清晰、常变。
Part2:一款产品的从0到1实现,究竟有怎样的流程?
1、需求发现
通过日常观察、行业动态、用户反馈/投诉、产品数据等途径,发现市场需求、察觉用户痛点,这往往是一个新功能/新产品的开始。
2、想法成型
对于一个产品灵感,形成具体的落地方向,大致可从3个角度切入:
a、看市场:搜集行业用户痛点反馈,观察竞品的设计方式和设计理念,业内是否有类似的成品——关注用户想要什么?业内怎么做?
b、看定位:着眼于自身产品定位上的差异点,明晰定位和目标,以指导落地方向——主要捋清我们想打造什么?应该提供什么?
c、看资源:关注自身现有可用资源和核心优势点,关注部门业务是否有可借力/整合的空间——主要思考我们是否能满足更多?是否能做出更大亮点?
3、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可包括问卷调研、用户深访等形式,目标是初步探索市场对产品方向的接受程度和看法,避免出现自嗨型产品,有时还可获取到额外有用的建议形成产品亮点。有了相关的数据和用户意向支撑,在产品方向决策、向上汇报时也会更具底气。
4、方案落地
该环节上有几个应该注意的地方:
a、产品方案的决策上
思考重点服务的用户群体是谁,用户在哪,方向即在哪;思考核心差异点在哪,是否可整合资源做到“人无我有”或“人有我优”;把控需求优先级,优先核心功能框架,后分支路径/附加价值功能。
b、项目开发过程中
把控好时间节点,必要时可采用一周一会/每日晨会的形式,保证项目上线时间;同时,注意管理项目成员预期,达成共识,及时同步任何方案的变更/调整信息;做好项目进展的向上反馈。
5、灰度上线
产品开发完成后,基于性能、用户接受程度等多方面的考虑,可能需要进行灰度上线。可优先挑选符合产品定位的潜在用户进行白名单灰度测试,跟踪线上数据,进行快速迭代调优,并规划好下一步的放量/全量计划。
6、联合发力
刚上线的产品,市场知晓度不高。为了快速解决产品的冷启动问题,可于上线前,和相关市场、公关、运营团队做好沟通,通过市场精细化、广告投放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媒体传播和监测管理舆论倾向;通过运营活动实现对用户的快速触达和增量。
7、项目成果同步
产品上线后,产品经理要及时跟踪监测数据反馈、用户反馈等,并及时向上和向项目团队成员同步。针对市场和数据反馈搭建产品数据体系,分析并进行优化迭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