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世界.艺

作者: 雁燕wxy | 来源:发表于2022-07-24 22:59 被阅读0次

【阅读随记】20220724 

      今天阅读《汉字:方块字里的中国》第三章第11至14节,讲述艺、人、儿、女等字的字形特征、文化渊源。

        以“艺”为例,“艺”字是栽培种植的意思。在甲骨文中字形是侧面人形,双手擎举植物苗株,准备栽种、培植植物。用心培植、栽种植物。艺术,也就是人全身心投入到一种做事的状态中,人与事交融在一起,人在做事完成自我的修炼。艺术创作中最为明显,人会将一切做到最好的状态。作者列举了相关的典故,如《庄子》中的事例:庖丁解牛、梓庆削木、佝偻者承蜩这几个例子。

    梓庆削木为鐻,堪称鬼斧神工。他做鐻时摒除杂念,洁身自好,进入到忘我的境界。佝偻者承蜩,孔子去楚国路上,在树林里看到一位驼背老人捕蝉技艺高超,感到好奇,询问老人,是怎么做到用竿粘树上的知了,动作娴熟敏捷的。原来是因为他在粘知了时,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举竿的手臂如枯木上的树枝,一心只专注于蝉的翅膀。正如他所说,“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不受纷繁万物的干扰,“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所以他粘蝉才能犹如拾取一般,易如反掌。

    《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肢体动作优美,如《桑林》之舞,刀发出的声音有韵律,有节奏,如古乐《咸池》的旋律。这是因为庖丁非常熟练,熟悉了牛的生理结构,所以操作游刃有余。解牛也给他带来了快乐。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从一个“艺”字能读出人们心怀希望、在劳作中辛苦育苗的情形,获得收成时的心满意足,做事成人的方式,这也就构成了艺术创造的基础。生活中如要做成事,不都得如此吗?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执著努力,臻至化境。

      接下来,作者还介绍了“人、儿、女”等字的字理、来历和相关的艺术作品。整合考古学、美学、文学知识来解读汉字。

      以“人”字为例,作者从《西游记》中孙悟空访仙拜师之旅谈起,引出“人”。讲到甲骨文中文字演变过程,人其实是取人形的侧面形象,上为头部,延伸的短线为胳膊、还有上身以及下面并立的双腿。与人相关的一些艺术作品,作者精心选取了几幅画图:如南北朝萧绎《职供图》,再如清朝金农的《人物山水图册》,北齐杨子华《北齐校书图》等。这些图画以人作为主要表现主体。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作品风骨奇崛,意蕴含蓄,令人印象深刻。可谓画有尽而意无穷。

        一字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字里有真意,文明越千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字一世界.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ww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