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锦璱 普照精舍 文/锦璱

宋代有四雅:焚香,点茶,插花,挂画。此四雅为当时文人墨客品质生活的标配,今人鲜有机会感受一二。曾经的天朝风雅,虽已不复当年模样,但借由新时代、新气象传递出来的脉脉情怀,让本宫颇为着迷,甚至为之动容,泪眼潸然。

感谢因缘和合,方才有缘于2019的大雪日,亲眼目睹隐匿于流年尘光中的国之雅韵,不胜荣幸。今日,众人皆着华服出席此等风韵别致的年会,师父、师兄、稚气孩童、外国友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霎时,听得空中响起浑厚钟声,像是穿越千年而来。淡淡馨香,借风送扬,沁人心脾。活动观摩期间,全程止语,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不敢造次。加之事先声明不准拍照摄像,故只能将所见所景印刻在心上。




法师焚香,茶艺师点茶,学员插花,老先生挂画,美哉妙哉。一器一物,似谷中幽兰。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
这个冬日因宋风四雅的妆点显得格外精致,不由想起周作人先生的经典名段:“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这种精炼的好,古人活得甚有意趣,更在其中融入了儒之典雅,佛之禅意,道之逍遥,今人除了羡慕嫉妒恨,很难真的做到观复其本。
本宫之所以会如是说,是因为我们必须明白,今人的时空场量与古人大不相同。尊重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要体谅今人的诸多不易。
亦如引领京剧时代潮流的瑜老板(王珮瑜),正因为有她的大胆跨界、倾情传播,才使得许多年轻人纷纷路转粉,对京剧如痴如醉。仔细想来,因喜欢某人而爱上有意思的国风雅韵,又有何不可?


赏不够临摹于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气势磅礴的大宋山水跃然纸上。泛着青绿色泽的绢画长卷,是一个极具工匠精神的老者与古代天才少年画家的时空对话。
但见,房屋村舍掩隐于层峦叠嶂间,河中游船飘荡摇曳。屋中之人或高声喧哗,或推杯换盏。岸边之人行色匆匆,无心驻足观赏山中美景。那旧精魂尚在画中游走,身体却被尘世唤醒,继续穿越千年的体验。




活动结束后,有幸近距离观看茶艺老师进行宋代点茶,也是一大享受。但见老师静气凝神,沸水烫碗。而后,用茶勺取少许抹茶粉置于茶碗中,注入适量沸水。手持茶筅不停搅动,均匀击打茶汤,使之由深绿逐渐变为淡绿,浮上许多绿中泛白的茶末,甚是好看。喝到口中,更多觉得是满口香甜,略有一丝苦涩也是稍纵即逝。


话说签到时,抽了一枚紫色花签。故而,分组体验时,便入了插花组。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了一个小型花作,自我感觉很是良好。
怎奈返程路途颠簸,到家时,先前鲜活的花草已没了生气。本宫倒也不恼,欣然接受不完美的现实,如此甚好。

经由此次穿越千年的风雅体验,本宫忽然发现,精神的供养才是最高级的能量流动。那些“无用”的装点,不仅在无形中滋养了备受社会洪流摧残的身体,更让极度空洞的心灵乃至灵魂得以升华。而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只是感恩珍惜,仅此而已。

【香】焚香
《焚香》宋·陈与义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香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茶】点茶
《水调歌头·尝问大冶乞桃花茶》宋·苏轼
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
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花】插花
《插花》宋·陆游
有花君不插,有酒君不持,时过花枝空,人老酒户衰。今年病止酒,虚负菊花时。
早梅行可探,家酝绿满卮,君不强一醉,岁月复推移。新诗亦当赋,勿计字倾欹。

【画】挂画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宋·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