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勇勇时2岁8个月,他抱着一个小毯子,爸爸妈妈送他来上学,妈妈陪了勇勇一会儿就离开了。妈妈离开后,勇勇大哭了起来,老师抱着勇勇安抚,带他去院子里散步,可是勇勇让老师把爸爸妈妈带来的所有物品,全都带着,带着被子,书包,衣服,外加自己的小毯子。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去哪儿都看着它们。
就这样,勇勇带着他的小毯子和被子,在幼儿园里穿梭者,吃饭带着,睡觉带着,上卫生间也带着,似乎没有人可以让他和小毯子分离。
3个月之后,我们在院子里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勇勇也加入进来,一手抱着小毯子,一手拉着衣服,可是抱着毯子,勇勇很快就被老鹰抓住了。被抓住的勇勇大哭起来,“我抱着小毯子根本就跑不快,这样不公平。”小家伙,学习还挺快,竟然知道了公平。老师轻轻抱着勇勇,安慰着那“勇勇可以把安慰物请人保管着,等游戏结束后再回来抱着小毯子”。
勇勇摇了摇头,似乎有些不放心把小毯子交给别人,可是看到小伙伴们玩的那么开心,勇勇一咬牙,把小毯子放到了老师手里,一边交代着:“你可要保管好我的小毯子呀”。
这是勇勇第一次在幼儿园里和小毯子的分离,游戏结束后,勇勇把小毯子抱在了怀里,还嗅了嗅它的味道。
慢慢的,勇勇融入了环境,他发现,带着小毯子去哪里,都很麻烦,于是他开始尝试请老师和小朋友来帮忙保管小毯子。又在一个下午,勇勇又请好朋友保管小毯子,好朋友对勇勇说,“抱着小毯子实在太麻烦了,我不想帮你保管了,你就把他放在床上吧。”勇勇不同意,可是询问了几个好朋友,竟然都被拒绝了,勇勇有些沮丧,想请老师来帮忙,可是老师今天在准备上课的东西,也拒绝了勇勇。被拒绝后的勇勇一个人站在台阶上,远处传来小伙伴的呼喊,勇勇,快来呀。
看看小毯子,又看看小伙伴,勇勇叹了口气,走进了教室,把小毯子藏在了被子下面,离开教室,加入了小伙伴们的游戏。
勇勇带着小毯子入幼儿园,从每天都抱着,到三个月以后,尝试和小毯子分离,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进一步表明他和环境建立了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孩子来说,要离开家,到只有陌生人的环境里度过一天时,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不能理解为什么我要一个人留在幼儿园。他有许多恐惧和焦虑在里面,甚至拒绝吃饭。这时,如果有一个熟悉的安慰物陪伴他,去和他一起面对家庭以外的世界,儿童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不是孤单的,而熟悉的安慰物可以帮助孩子转化分别的恐惧和焦虑。因此当孩子暂时需要安慰物来度过面对外界时产生的焦虑和恐惧时,我们需要给孩子时间,不要强制将安慰物与孩子分离。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孩子慢慢熟悉环境,慢慢与环境建立起安全感。
在许多孩子的生命里,都有一样与安全感息息相关的物品,例如:小毯子,玩偶、枕头。假如你的孩子已经拥有安慰物时,大可好好善用它,它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安抚自己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孩子就可以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
如何缓解儿童的分离焦虑
1、在入园前,帮助孩子挑选他最喜欢的一样物品。在开学后,可以让孩子带着熟悉的物品陪伴着他。我们发现,有安慰物陪伴的孩子,在入园后更能很快的适应环境,独自一人入睡。
2、在上幼儿园之前,可以带孩子去幼儿园参观玩耍
3、父母要有正确的分离观念。父母要正确看待分离焦虑,接送人员固定。这时,我们可以跟孩子约定什么时间来接,比如说,你吃完晚餐的小馒头,妈妈就来接你等等。
4、注意事项,许多孩子在入园后,会哭,会闹,说不上幼儿园,父母答应后,又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学校。那么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适应幼儿园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时候,我们最好不要欺骗孩子。应该如实告诉孩子:孩子妈妈很爱你,但是上幼儿园是你并且是每个小朋友需要经历的事情,妈妈知道你很不想和妈妈分离,知道你这样很难过,但是这是宝宝必须要面对的。这时可以给孩子定下约定,宝宝在晚上吃完晚饭的时候,妈妈来接宝宝。如果孩子情绪激动,会哭会闹,那么这个时候作为家长我们要允许孩子发泄情绪。
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