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项目前夕,为了能深入了解移动地图客户端在“功能架构”、“内容需求”以及“界面交互”上的特点。特别对现在热门的移动地图之一的百度地图进行体验分析。
大家是否还记得今年春节假期中央一台黄金时段鹿晗代言的百度地图,这一次,百度对90后的用户人群进行了精确定位,通过自身“大数据”的优势,定位产品的年轻形象,以正面事件营销。在和高德以及谷歌地图的竞争红海之中,率先突出重围。那么我们就为大家带来百度地图的体验报告,通过设计狮的角度来分析这款应用的“红与黑”。
分析逻辑:
1.战略层(产品定位、用户需求)
2.范围层(内容需求)
3.结构层(信息架构、交互设计)
4.框架层(界面设计)
体验条件:
体验产品:百度地图iOS版本
产品版本:V8.0.1
设备型号:iPhone 6 Plus
系统版本:iOS 8.2
战略层、范围层分析:
在中国互联网BAT三巨头中,百度拥有独天独厚的流量优势,位于信息类顶层,所以百度在移动地图上的战略也是基于用户流量。由于百度公司“财大气粗”百度地图并不是基于对“转化率”的追求。而是基于庞大的用户流量对用户的商业需求进行挖掘,布局长远,通过积累的巨大的用户来进行流量变现。处于地图行业顶端的百度地图由于背后有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以及百度的大产品线的布局,只需要作好流量入口,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在LBS服务上慢慢打通产业链链条上下游,即可给予百度移动互联网战略上提供一位完美支点。
百度地图解决的用户痛点是:
1、混沌之中对周围环境资源的求知;
2、繁忙之中对周边消费的实事需求;
3、期待之中对未知环境的探索预知。
通过鹿晗的代言定位了90后用户群体,针对用户特点基于LBS提供了周边丰富资源覆盖到餐饮、电影院、酒店、公交、KTV、商场、加油站、超市、公园景点等全门类服务;同时,通过免费开放API,集聚了众多O2O领域的小伙伴,如糯米网、拉手网等,接入了租车、旅行、租房、天气等应用,基本满足用户需求。并且基于强大的覆盖范围,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街道、商场、楼盘的地理位置。百度地图还推出了360度全街景以及行车导航等功能,产品通过不断的横向拓展以及百度丰富的产品线用户无需下载多个应用即可以体验“一站式”的产品生态服务。
产品结构分析:

3、有着优良的预防出错机制
由于地图是及时性产品,对数据需求量比较大,所以百度地图提供了优秀的离线功能,并且在离线和在线之间给于用户重复选择机会。
4,符合用户心智模型
用户在使用地图的过程中无论是导航还是查询都对自身的位置感有着强烈的需求,百度地图的人机交互系统对用户心智模型的吻合以及加工都有着充分的考虑,特别是在导航功能上,尤其是导航回家以及导航地图使用过程中,对用户后天的指导以及对方向的设置都是以用户视角为中心
5,协助用户认识,用户自由控制权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百度地图会给予用户充分的选择不只只是单一性的指导。比如用户在查询路线时,地图往往会结合路况给出多个选择,路程最短或者时间最短。再让并且用户在导航的过程中偏离了路线,导航也会在提示后重新选择最优线路给予用户,用户对地图有着充分的使用权。优化了用户的自然体验。
缺点:在帮助和说明上做的不多
尽管百度地图设计的以及十分简洁易懂,但是对于只能手机初级用户还是做的不够好,在45以上年龄段人当中调研表示对使用过程有不信任感,尽管这个年龄段对任何电子产品都有不信任感,但是产品在第一次使用的引导页面可以去进行教程模拟,对用户进行更多的关怀,对可用性提升体验。
在国内地图领域,尤其是手机地图,百度地图和阿里系的高德占有着绝对的市场份额,而两个地图应用的设计几乎是没有多大出差距。互联网地图在移动互联网入口上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如何在不伤害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做好这一入口在,在O2O、导航、智能硬件等领域延伸是百度地图所要展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