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周日的晚八点,我有一份周二要交的PPT没写,今天一整天我都待在家里,对着电脑,但是一个字都没写出来、一张图都没画出来。。所以现在,我开始写这篇东西。
我想要做这件事请,已经很久了。每天下班的地铁上,都会想起说,晚上回去写点东西吧,但是都只是停留在想想而已,因为工作很累,因为心情不好,因为没带电脑,因为要运动,因为有太多的“因为”。那今天又为什么呢,因为有另一件我更不想做的事情等着我。。
事实上,我并没有想好要写什么,因为到现在我还在想,我是写刚刚看的奇葩大会,还是写昨天的老北京胡同之旅,或是自己这半年来糟糕的工作状态。
这几天“逃离北京”变成各大自媒体的热点,好像不蹭一蹭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自媒体人。我是2014年8月来的北京,来的第二天就开始上班了,在还是民居的公司,我都不敢和我妈说,公司在哪里办公。曾经有人为我的“北漂”下了一个很美的定义:“为了爱情”。实际没错。
昨天我和猪小妞在北京的二环里,骑车逛荡,感谢共享单车,解放了我们的双腿。北京的春天实际并不美,桃花只开了几朵,柳树也只是淡淡的发了芽,我们骑过一条条的胡同,经过胡同两边停着的各种的车,看到各样北京老太太和北京孩子以及嘈杂的生活姿态。我觉得这和我认识的北京差距挺大,甚至和一个随便的小城没什么区别。
我们路过景山,就看到大批大批的游客,猪小妞说拉客的和旅游的都不是北京人,他觉得这一切和北京都无关。是的,北京只是个背景,这里的人,来的走的,感慨的,悲伤的,欢喜的,好像都和“北京”没关系,却又都将责任归咎与他。
我一直对“北京”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没有喜欢,没有讨厌,更没有敬畏或眷恋,如果不是猪小妞的家在北京,我根本不会考虑来这里。“北京”被赋予了太多除了一个城市以外的东西,对很多人来说,他是梦想、他是舞台、他甚至是所有可能性的集合。年轻人将自己无处安放的激情投射到他身上,中年人将自己碌碌无为的萧瑟埋怨在他身上。每个决定或结果放在“北京”的背景下,都似乎会被包裹一层“矫情”的味道。但是,北京自己并没做什么,是这个背景下的人们,自己纠结。
所以,小明说,北京只是背景,请放过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