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的概念中,上坟是北方人的说法,南方人都是祭祖的。
上坟简单,以家庭为单位,烧点纸、拔拔草、添上几锹新土整个流程就算走完了。也有爱说的奶奶大嫂慢声细语的汇报汇报一年来的家事,说些放心之类的话便是对故人的回忆和生者的寄托。
南方人的祭祖似乎更复杂,也往往会把活动场所放在祖祠。动辄整个家族的祭祀,常常要请出家谱,供上三牲,再请僧道做上一套法事等等,程序多,时间长。基于这种家族式的重视,南方的坟也往往比北方的大得多。
南北方的差异似乎也是南北方人的差异。北方是地广人稀造就的粗犷与豪放,南方是山水连绵孕育的细腻与婉约。浑厚的黑土地为北方人深植入内心的担当与孤独,面对逝者的一抔黄土也只是化于内心独白。秀丽的山水为南方人塑造了感情的悠远与绵长,思念与怀念具象到了仪式化的传承。
北方也好,南方也罢,对于先人爱的表达却是没有丝毫差异。但人们却常常对别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去随意评价,文明祭扫说起来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毕竟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都不同,文明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共识,文明与不文明不在于方式而是在于态度,缅怀逝者又面向苍生。于众生有求同之悲悯,于世界有存异之胸怀,又如何不是文明之大同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