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调整与老人的关系。我们和老人的关系是育儿联盟伙伴,而非竞争者。如果我们一直把老人放在“竞争者”、“落后者”、“错误者”的位置上,老人一定也要和我们争一争;当我们努力去纠正老人的时候,沟通的姿态和方式会让老人不舒服。
因此,我们需要先退出“权力之争”,把关系定位从“竞争者”放到“联盟伙伴”的位置上来,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去调整想法、调整沟通方式,不然就会一味追求对错,牺牲了“彼此的关系”,紧张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危害更大。
其次,做好自己能做的,求同存异。比如花更多时间自己带孩子,通过自己的示范让老人看到,我们给孩子讲绘本、带孩子上艺术课,孩子是喜欢的、是有价值的。如果老人先质疑我们,我们要平静地说明自己的看法,更重要的是永远相信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我们要想办法成为孩子最重要的人,用爱和努力去培养我们和孩子之间的默契。因此,大人别放弃 6 岁或至少 3 岁之前的亲自养育和陪伴,这是培养你对孩子的影响力的黄金时期。
还有,与老人沟通的时候,要注意眼神平视,并排坐下聊,语音语调和动作要减少攻击性。我们可以先给老人认可,比如,“初心都是为孩子好”、“你们有权力按自己的方式带孩子”,再告诉他们孩子和“我”的感受是什么,短期效果、长期影响是什么,以此引起他们的反思。
最后,我们要看到老人的改善,避免追求完美。我们往往只认为“行为上的”改善才是改善,但其实,改善不一定只是行为上的,也可以是认知、态度、情绪上的。比如,老人听我们说话的时间更久了,这也是一种改善。我们不要指望沟通一次,问题就立马解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