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师 的笔记 -2021.01.19(130)
标签:习惯养成 小学阶段
问题:我们有没有走入教育孩子的这十个误区?(下)
回答:
6.预言孩子没出息。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
一种孩子,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
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7.代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
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欢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这样,我越要怎么样!
9.总是担心孩子。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担心!孩子是否自信,取决于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
10.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父母总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孩子成“才”,而忽视了孩子要先“成人”的问题。
我是胡老师,希望以上的观点对您有所帮助!
胡说教育,只讲干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