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A.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并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值得做分析阅读。
B.想发掘所有的价值,但时间却很有限。
略读或粗读是检视阅读的第一个子层次。目标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
1.略读的习惯:
1.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副标题,相关说明或宗旨,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了解主题并归类)
1.2研究目录页,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了解分析性纲要,知道写了什么。
1.3检阅书中索引。快速评估本书涵盖议题的范围,书籍种类与作者。
1.4出版者的介绍,企业部门,宣传文案。将书中的主旨正确地摘要出来。
1.5看重点篇章,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如果这些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摘要说明,就要仔细地阅读这些说明。
1.6随便翻翻了解全书的架构。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
2.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
阅读规则: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举例: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查生字,注脚破坏快乐,无法洞察全剧意义。要先读通全剧,讨论所得。
国富论:了解每页的意义,会导致中途放弃。了解细微重点,会错过大原则。
3.阅读的速度:检视阅读的两个方式都需要快速地阅读。(不能一味求快,要训练有素),有些慢不值得,有些快满足不了理解。
4.适当的速度,读物的性质与复杂程度。而一本好书,总会包含一些比较困难,应该慢慢阅读的内容。
5.影响速度的原因,逗留与倒退。
6.提速的方法,矫正工具,提速高手。
7.理解问题,基础层次的理解力。
更高层次的理解力,,
分析阅读,是想要理解一本书的基本要件。举例《独立宣言》
检视阅读的摘要:
第一阶段的检视阅读——我们称作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帮助阅读者分析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回答的问题。换句话说,有系统略读,就是准备要了解本书的架构。第二阶段的检视阅读——我们称之为粗浅的阅读——帮助阅读者在分析阅读中进入第二个阶段。
粗浅的阅读,是阅读者想要了解全书内容的第一个必要步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