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距离就不禁想起泰戈尔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 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the branches cannot depend on each other
But two stars cannot meet even they watch each other
文字虽短,却道尽了世间无奈,可是对于当下新青年而言,除了这心与心之间无法触及的距离之外,还有一种更为遥远的距离,那便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梦想,一个多么美好的词,令人心醉,也令人向往,昨晚李砍柴在纸上电台分享完之后,无意间聊到了梦想的话题。我所期望的青春就是能够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去干一件青春无悔的事,而砍柴则说他的梦想是带着一群热爱写作的人,一边挣钱养家,一边浪迹天涯。梦想这东西,多少带着点浪漫主义情怀。

谈完梦想,另一个需要咱们面对的就是现实,花前月下之后便是柴米油盐,梦醒之后不得不面对生活的种种纠缠,对于普通打工族而言,梦想近乎于无法触及的奢侈品。一个更为残酷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就是阶层固化,美国的阶层流动已经趋近于0。当前中国正快速崛起,而觉崛起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各种资源的重新整合,甚至垄断,所幸这个时代还为我们留下了最后一趟末班车,一趟还可以靠所谓的努力实现阶层跨越的末班车。
曾经有这么一个演讲刷爆朋友圈《寒门再难出贵子》,刘媛媛在演讲中说到她家连寒门都算不上,因为她家连门都没有,可是这么一个寒门女孩却实现了大多数人眼中的逆袭,22岁考取北大法律系研究生,23岁拿下超级演说家冠军,24岁创立自己的传媒公司。
命运的手掌里面是有漏网之鱼的,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但是绝地反击就意味着不顾一切吗?现实生活中多少骚年打着考研、留学的幌子将自己的梦想凌驾于父母的苦难之上,却行着逃避生活的事实。连自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时候却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以自由之名肆意妄为,“自由”欠你的吗?
退学成功的例子不少,最为熟知的当属比尔盖茨了,大三从哈佛退学创办微软,如今的成就已世人皆知。可是你知道比尔盖茨母亲是IBM董事么?没有IBM的订单,或许微软就不是咱们现在所了解的概念了。除去外部因素,你知道哈佛的入学条件吗?且不说哈佛,美国任意一所常青藤高校你进的去吗?
关于考研曾经有一个火热的话题,要不要考研,实际上这个话题的根本是想不想还是能不能的问题,想不想的选择权在于自己,而能不能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只能选择考研,实际上这个压力大多转移给了父母,只是父母总是对子女抱以无限宽容罢了。曾经和一个学霸聊到考试的话题,学霸是这么对我说的,“你考99分,是因为你的能力只有95分,我考100分,是因为试卷只有100分”所以现在知道99分和100分之间的差距了吗?知道想不想和能不能的区别了吗?
谁都有梦想,谁都向往诗和远方,可是实现梦想要靠自己的勇气和担当,大山深处走出的李砍柴不也一直在为着自己的梦想奋斗吗?自己选择的路,即便是跪着也得走完!
这是一个有温度,有色彩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有时候理想和现实是可以共存的!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吧!
留言精选
小尘2016:先听并一起分析孩子的规划吧,如果孩子能拿出有规划的人生,家长又有能力助力,就支持吧。当然,责任意识要明确。
岩屋洞小五:耳濡目染!如果你一定要小孩听从大人的意愿,就得从小训练他。如果你没有训练小孩的资本,那么在小孩有了自主思维的时候,你的意愿只能有参考价值。在没读书之前,是受家庭影响而形成他们的惯性思维。读书后是受学校影响,有了创造性思维。你的建议或要求,除非有强有力的论证,进入到他们创造思维的某个点。自主的小孩是有想法的,顺着他的想法引导他们。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法则,上帝早有安排。玩弄乾坤的都是些文豪们的事,没到那地位就顺其然吧!
苍天鸭:可以逐梦,父母可以支持。但也要有担当,写下借条,失败的成本自己扛。
疑是乡野一邻翁:如果你表弟平时就是有主见有勇气有担当比较有理智的人的话,而且他想选择专业方向与他的兴趣特长相符合的话,他父母应该支持他鼓励他!也可选择费用低的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费用低点学校,这些地方有很好的大学!美国英国虽然教育水平最高但费用也高出不少!你们可以去咨询国内很多留学中介机构如嘉华世达等公司!
网友评论